摘要: 东川邮区奉令将库存国父像各版金圆邮票10种,交由重庆华南印务局以特制隶书字模浇制凸版,于国父像右边以黑或红色加盖改作银圆数值,左边阿拉伯数字,并以十字形花纹盖没下端原票数字。
(1)重庆加盖
发行日期:1949.8(民国38年)
东川邮区奉令将库存国父像各版金圆邮票10种,交由重庆华南印务局以特制隶书字模浇制凸版,于国父像右边以黑或红色加盖改作银圆数值,左边阿拉伯数字,并以十字形花纹盖没下端原票数字。计改2分半两种、5分四种、10分两种、15分及25分各一种,分发西南各邮区售用。
(2)广州加盖
发行日期:1949.9.5(民国38年),加盖全张枚数:200(20*10)
广东邮区因上海邮政总局供应处寄发的基数邮票缓不济急,将国父像上海大东1、2版金圆邮票,交由广州南京印务局以5号楷字于国父像下端以黑色加盖改值,右上角标明阿拉伯数字。另有金圆20元改作银圆1角5分,以及改作3角5分、5角5分3种,未发行。
38年7月2日再度改革币制,8月1日起邮资一律照银元券收费,以国父像华南版及上海大东版金圆邮票2种,由重庆、广州两地加盖改作银圆邮票。
为供应“金圆”面值邮票应急,中华邮政就将印花税票加盖邮政标记暂代邮票使用。印花税票原票有平版及凹版印刷两种。平版承印厂有大东、大业、中央、振明四厂;凹版有大东、大业等不同版别,细微处各有特征可分。
“伦敦二版”俗称双票。 1分,橘黄,出现一种变体票:“中”字下的第二条横线完整。 P.S. 从印制版别上看,第一版应为“双圈”票,第二版才为“单圈”票;从发售时间上区分,“单圈”票在先,“双圈”票在后。
1元,褐、红棕:发行量155,000; 5元,灰蓝、红:发行量135,000; 10元,紫、绿:发行量150,000; 20元,蓝、玫紫:发行量570,000;停售日期1943年10月23日,停用日期1944年1月1日。 所谓“半钮”“全钮”通俗讲是指票中孙中山像衣领下的纽扣,是整个或是显示一半。
1分,红色加盖。 1分,红色加盖,出现一种变体票:”ct”后漏点。 民国11年11月1日起调整邮资,国内平信邮费由3分改为4分,事前曾添印大量4分邮票备用。
1945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20元(深红)、30元(深蓝)、40元(桔)、50元(绿)、100元(棕)、200元(棕紫)。齿孔度数为12.5、13。重庆中央印制厂承印。
2分,橄绿; 1元,褐色,红棕; 5元,灰蓝,红;除面值10元邮票在安徽省寿县发行过外,其余五种均未正式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