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盖原票为“京烈版”、“港烈版”、“中华版”、“纽约版”等。各地加盖字样各有不同。按原票版别不同,计有河南7种;西川7种;闽浙3种;江西9种;湖南9种;广西7种;云南4种;甘肃7种;贵州6种;东川3种;广东8种;陕西4种;湖北4种。

1942年,中华邮政邮资变更,各地所存面值1角3分、1角6分、1角7分、2角1分、2角8分等邮票已不宜使用,邮政总局则命令各区管理局,将所存这些面值的邮票,一律就地自行加盖“改作贰角”字样,自1943年起陆续售用。加盖原票为“京烈版”、“港烈版”、“中华版”、“纽约版”等。各地加盖字样各有不同。按原票版别不同,计有河南7种;西川7种;闽浙3种;江西9种;湖南9种;广西7种;云南4种;甘肃7种;贵州6种;东川3种;广东8种;陕西4种;湖北4种。
1~7 河南加盖
发行日期:1943.5
加盖全张枚数:50(10x5)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西峡口预德印刷局
8~14 西川加盖
发行日期:1943.5
加盖全张枚数:(8)-(11)(13)-(14)200(2x10x10);(12)200(4x5x10)、200(2x10x10)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大公印刷局
15~17 福建加盖
发行日期:1943.6.5
加盖全张枚数:(15)-(17)100(10x10);(16)(17)50(10x 5)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18~26 江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3.8
加盖全张枚数:(18)-(20)(22)-(26)200(2x10x10);(21)100(2x10x5)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赣县大东书局江西分厂
27~35 湖南加盖
发行日期:1943.9.1
加盖全张枚数:(27)-(32)(34)200(20x10);(33)200(10x20);(35)50(10x5)
加盖单位:各区邮政管理局
加盖:邵阳资一印刷社
36~42 广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3.9
加盖全张枚数:(36)(39)-(42)50(5x10);(37)(38)50(5x10);100(10x10)
加盖:大信印刷厂
43~46 云南加盖
发行日期:1943.9.23
加盖全张枚数:100x(10x10)
加盖:大中华印刷公司
47~53 甘宁青加盖
发行日期:1943.10.10
加盖全张枚数:200(2x10x10)
54~59 贵州加盖
发行日期:1943.10.27
加盖全张枚数:(54)-(57)200(20x10)
加盖:京汉印书馆
60~62 东川加盖
发行日期:1943.10
加盖全张枚数:200(20x10)
加盖:中央信托局印制处
63~74 广东加盖
发行日期:1943.10
加盖全张枚数:(63)-(67)-(69)-(70)50(10x5)200(20x10);(68)50(10x5)
加盖:曲江大芳印刷所
75~78 湖北加盖
发行日期:1943.12
加盖全张枚数:100(10x10)
陕西加盖
发行日期:1943.12
加盖全张枚数:100(10x10)
湖北加盖
发行日期:1943.12
加盖全张枚数:200(20x10)
普31 中信版孙中山像加盖“改作伍角”邮票
普59 上海大东版孙中山像改作基数邮票
普40 重庆中央版孙中山像邮票
普39 重庆大东版孙中山像邮票
1949年9月,中华邮政发行香港亚洲版单位邮票。图案和刷色等与“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相同。香港亚洲石印局承印。
4分,出现两种变体票:“暂作肆作”、双联,一枚漏齿。 29年9月20日起调整邮资,本埠平信费,每20公分由2分改为4分,4分邮票用量骤增,新票未印成前,经先将库存最多之5分邮票于票面两旁及下端,加盖「暂作肆分」及阿拉伯「4」字,改值售用。
1948年,中华邮政发行。图案与“大东二版”基本相同,但区分较容易:“大东三版”面值都在万元以上,且为单色;左下角面值框中“大东二版”有角、分位如“20000”,“大东三版”无角、分位如“20000”。上海大东书局水印。也称“梅花二版”。
1元,褐、红棕:发行量155,000; 5元,灰蓝、红:发行量135,000; 10元,紫、绿:发行量150,000; 20元,蓝、玫紫:发行量570,000;停售日期1943年10月23日,停用日期1944年1月1日。 所谓“半钮”“全钮”通俗讲是指票中孙中山像衣领下的纽扣,是整个或是显示一半。
1948年,中华邮政邮资大幅度上涨,各版孙中山像邮票面值已不适合使用,于是便在这些邮票上加盖高额“国币”面值售用。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加盖。
1944年,中华邮政发行。面值4角(棕红)、2元(灰棕)、3元(红)、3元(红棕)、6元(棕)、10元(浅红)、20元(红)、50元(棕)、70元(紫)。纸质为土纸,其中纸质有有条纹、无条纹及厚薄的不同。重庆中华书局承印。
普37 伪暂售票改作“国币”邮票
1945.9.17~9.5,五号黑体字铸模加盖,横距4mm,50,100,200,[Pr]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由于运输拥挤,光复区邮局所需国币邮票,一时无法自后方运到。 2分,蓝,出现两种变体票:直双连中缝漏齿、横双连中缝漏齿。 1分,桔黄,复盖。
普19 香港中华三版有水印孙中山像邮票
1元,褐、红棕:发行量155,000; 5元,灰蓝、红:发行量135,000; 10元,紫、绿:发行量150,000; 20元,蓝、玫紫:发行量570,000;停售日期1943年10月23日,停用日期1944年1月1日。 所谓“半钮”“全钮”通俗讲是指票中孙中山像衣领下的纽扣,是整个或是显示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