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2019-06-06 12:37:57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1021

摘要:  一日,一位用户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邮政企业投递部门负责人,称前日投递员送给他一封挂号信,上面的邮票不见了,他是集邮爱好者,那邮票是邮友特意给他寄来的,有收藏价值,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弄丢了,要讨个说法。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谈事例 学规章

  邮票遗失谁之过

  来源《中国邮政报》

  一日,一位用户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邮政企业投递部门负责人,称前日投递员送给他一封挂号信,上面的邮票不见了,他是集邮爱好者,那邮票是邮友特意给他寄来的,有收藏价值,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弄丢了,要讨个说法。投递部门负责人颇有疑问:“当时为何不说?这都过了一天了。”用户说当时他不在家,是妻子帮忙签收的。投递部门负责人随后询问投递员,投递员说当时只顾着投递,没有注意邮票是否脱落。看一时也难以弄个明白,投递部门负责人让用户先回去,待事情有眉目后再协商解决。

  就现实情况来看,信件上的邮票何时遗失、怎样遗失的,恐怕很难弄清,但行文至此笔者倒是有话要说。

  《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142条规定:发现邮件上有脱落邮票痕迹,应当在邮件封面上加盖“收到时邮票已脱落”戳记、日戳和经手人名章。如果有私揭邮票嫌疑的,应当向封发局缮发验单,邮件随验单副份发投递局。必要时可以索回原封皮,验送封发局,凭此追究。

 

  笔者以为,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因邮票脱落而产生的纠纷,相关人员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邮件收寄人员在收寄邮件时,务必将邮票牢固地粘贴在邮件的指定位置,以免造成邮票在邮件传递过程中脱落。二是邮件的分拣、封发人员开拆邮件时如发现邮件上有邮票脱落,或者发现有私揭的嫌疑,应依照规则要求进行处理。三是投递人员领取邮件时,在分排时要认真仔细查看,对给据邮件应逐一勾挑核对,若发现邮票脱落,应即刻向主管领导反映寻求处理办法。四是若发生如本文开头用户因邮票脱落上门讨说法的情况,应耐心倾听事情原委,不扯皮、不推诿,依据具体情况商讨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集邮活动:真正能穿越时空的是邮票与书信 集邮活动:真正能穿越时空的是邮票与书信
  陆羽集邮研究会的专家们来快乐老家艺术吧,与学生们一起开展《邮票与书信》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集邮知识。  现场气氛火热!  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远距离交流与沟通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幸运星的孩子有福了!
集邮趣闻 2019-06-07 01:48:53 阅读(887)
八里桥:蒙古骑兵的最后荣耀 八里桥:蒙古骑兵的最后荣耀
集邮趣闻 2019-06-07 01:09:38 阅读(4001)
除了好好收藏邮票,邮票还能这样玩 除了好好收藏邮票,邮票还能这样玩
不过我们都知道邮票曾经是作为邮资凭证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邮票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因辅币缺乏,就把邮票印在厚纸上,背面则印上与邮票面值相同的数值并注明”此邮票与辅币等值流通“字样。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56:56 阅读(1357)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中国驿运制度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组织的国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邮驿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文明的杰出创造。从此“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后代。  驿运制度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国之血脉”。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9:40 阅读(911)
邮票小色标蕴藏大创意 邮票小色标蕴藏大创意
  邮票色标,作为整版邮票边纸的要素之一,成为集邮者了解邮票印刷用色的直观窗口。《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对“色标”的定义是:色标,就是在影写版、影雕混合版、胶版印刷的全张邮票纸边上表示印刷色相的标记,又称“色级标记”。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22:01 阅读(1365)
“不务正业”的邮政储蓄 “不务正业”的邮政储蓄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经济、军事、文化等单一层面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邮政储蓄比现代邮政体制的诞生晚了21年,在中国的发展更是经历了无数波折。1896年光绪皇帝御批,准许开办大清国家邮政。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21:26 阅读(1132)
邮票收藏也要防“票病” 邮票收藏也要防“票病”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集邮是一项修心养性的娱乐活动,它可增长学识,陶冶情操,于身心健康皆有益。  有关部门抽样检测结果表明,一张邮票于小小方寸中竟可容纳有上百万细菌和病毒。
集邮趣闻 2019-06-05 20:40:27 阅读(832)
阎泽川:“邮政局”名称的由来 阎泽川:“邮政局”名称的由来
  在我国文字中,最早出现“邮”字是《礼经》的“飨农及邮表啜”一语。《孟子》有“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一句,春秋时代在路旁开辟预备给行人、使者休息的场所,称为“邮”。这都是2500多年前的事了。
集邮趣闻 2019-06-05 07:24:26 阅读(1164)

热文排行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