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购买的“珍邮”,最终打水漂了。

2019-06-06 19:54:28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1045

摘要:  近日,笔者经手了一起纪92《古代科学家》第一组(8-1)蔡伦像多“前”字的信销票鉴定。持有者老王是某茶吧的老板,据其介绍,这两枚“珍邮”是从一位茶吧的常客于某手中购得。于某的一系列举动,使老王深信不疑。

  重金购买的“珍邮”,最终打水漂了。
图一
 
  近日,笔者经手了一起纪92《古代科学家》第一组(8-1)蔡伦像多“前”字的信销票鉴定。持有者老王是某茶吧的老板,据其介绍,这两枚“珍邮”是从一位茶吧的常客于某手中购得。那时,这位于某经常与一些不同的人来喝茶,往往在卡座中相互交易邮票和谈论邮票行情。久之,老王也被他们感染加入交流,慢慢地了解了一些邮票行情和投资的门道,特别是看到他们用1枚或几枚邮票换得几万甚至几十万钞票,借他的点钞机数钞票时,“哗哗”的过机声令他心醉欲试。终于有一天,于某一个人提前到了茶吧,老王便过去请他介绍一笔单也过过玩邮票的瘾。于某听后说道:“哦,你也想和我们一起玩。……那好,今天我已约了两位朋友来交易二枚珍邮,既然你开了口,我就让你享受一下玩邮票的乐趣。”说完,从手提包中拿出一本邮册,从册中取出两枚邮票放在卡座桌子上说:“这是两枚新中国十大珍邮之一的“纪92蔡伦像”错版票,目前的新票市场价是12万元一枚,象这样品相较佳的信销票也要4万一枚。这两枚信销票是从一位已经过世的老集邮家的女儿手上收购的。因我常去她家收邮品,互相比较了解,这次她给了我一个优惠价,两枚邮票3.8万元。今天我约的两位朋友你也面熟,已口头开价7万元卖给他们。如果你也想参与,我4万元转让给你。等下我朋友过来了,你再转卖给他们。另外,我再告诉你一个抄底价,少于6万元不要出。”为了证明珍邮价值都是事实,于某邀了老王到吧台,从电脑上搜索了有关纪92(8-1)蔡伦多“前”字的错版票相关资料和近几年在国内外邮币专场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格。同时,于某又多次把网上的图片放大,教老王用其两枚票进行比对。于某的一系列举动,使老王深信不疑。当时在心里也暗暗算了一下账,一下子可赚2万元,差不多是茶吧一个星期的纯利润,便从保险柜中取出4万元,买下了这两枚自认为靠谱的错版信销票。哪知,于某走后他的朋友并未来。如今三个月快过去了,不但没见到于某的朋友,连于某也不见了踪影。老王这才有些忧心,便通过茶客中一位集邮者推荐,来到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司法鉴定中心求证。
 
  笔者经过存细鉴别,对这两枚错版信销票,做出了均为伪票的结论:
 
  重金购买的“珍邮”,最终打水漂了。
图二
 
  1、盖销湖南某地邮戳的信销票(图1):这是1枚没有“前”字的普通真票,在“公元?”票面的销戳处,在“公元”的后面用铅字加盖了一个“前”,加盖的“前”字墨迹与邮戳墨迹混合在一起,不仔细察看确实难辨。该票作伪的特征有两处:一是“前”字字体偏大,与票面的手书字形不同,并向左侧移位(图2);二是“前”字加盖的墨印与邮戳墨虽同为黑色,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前”字墨迹压在邮戳墨迹上面,“前”字的颜色不是印刷色调而是铅墨加盖色调。毫无疑问,这是作伪者在一枚无“前”字的正常信销票上,用印刷版的铅字加盖的,从物化上检测,属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伪造票。
 
  重金购买的“珍邮”,最终打水漂了。
图三
 
  2、盖销“(贵)州六枝”邮戳的信销票(图3):这枚票是非常明显的回流仿制假票,票是假的,邮戳是假的。伪品的特征有两处,一是邮票刷色经过了化学处理,与真票(图4)比对色差较大,票面系人为做旧;二是邮票齿孔,一枚从信封上经过水洗揭下来的信销票,原有的盲齿圆形屑还公然粘连在齿孔上,纸质呈现的品相,好像是刚从版票上撕下后既未粘贴又未下水的票状。稍懂集邮常识的人都明白,一枚撕下来带盲齿的邮票,经过贴票实寄后再从信封上揭下来,盲齿屑还完整地保留在邮票上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并且这枚票的背板在浆质面上看不出曾被粘贴过的痕迹。
 
  与老王用4万元买假“珍邮”相比,还发生过一件更荒诞无稽的事。
 
  重金购买的“珍邮”,最终打水漂了。
图四
 
  凡是集邮的朋友都知道,带有边纸的邮票要比没有边纸的邮票更具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几年前,一家拍卖公司为了更好地替卖家宣传拍品,在制作拍卖图录时,竟然人为地在“蔡伦”错票的上方加了一个带有厂名的边纸。图录发给竟拍者后,被资深的集邮者看出并指责拍方把假票录入。最终,拍方声明是图录设计者的“杰作”。原来,图录设计者以为,在公司已往的拍卖中,凡是带有厂名边纸的邮票几乎未出现过流拍,就在这枚无边纸的蔡伦像错票上方拼接了带厂名的边纸。没想到竟弄巧成拙,使之成为邮品拍卖中的一段“贻笑趣事”。?所以,如发现带有边纸的蔡伦像错版票,可以断定是不折不扣的伪票。
 
  重金购买的“珍邮”,最终打水漂了。
图五
 
  1962年12月1日,《中国古代科学家》发行后,集邮爱好者便发现“蔡伦像”整版邮票存在设计错误,即在每版邮票的第2行第6枚邮票上,蔡伦的诞辰年份多了一个“前”字(图5),竟使蔡伦无端穿越了数百年历史。其实在邮票付印之前,这个错误已经被发现了,经有关领导研究后,决定不重新制版,指示修版工人将印版上的“前”字,一个一个地修刮掉。虽然修版工人按令进行了操作,但还是疏忽大意漏刮了邮局全张中第16号位置印版上的“前”字,付印后复核也未发现。直到邮票发行后才被细心的集邮者发现,但此时邮票已在全国各地出售近二个月了。最后,邮电部指令各邮局破版销售,把撕下的那枚错票统一造册上交邮票发行司,所以市场上很难见到有整版的蔡伦像邮票。如今,这枚带“前”字的蔡伦像错版邮票市值已高达10万元。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解密一套邮票估价55万背后的真相 解密一套邮票估价55万背后的真相
  目前,一套由大龙邮票、慈禧寿辰邮票等85枚邮票组成的清代稀世珍邮在拍卖场上估价55万,再次掀起了清代邮票收藏热。  清代邮票的地位尊贵显赫,像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华邮之王”红印花等举世闻名的重量级文物票,拥有任何一枚都足以让藏者欣喜不已。
集邮趣闻 2019-06-06 21:16:15 阅读(2218)
这组动物邮票 你忍心撕下吗? 这组动物邮票 你忍心撕下吗?
  为了引起人们对濒危野生动物的关注,德国动物保护组织Pro Wildlife邀请设计师制作了一组很有心思的邮票。  在这组邮票中,大象、犀牛、鲨鱼描绘在纸面上,当人们撕下邮票时,就会发现撕下的正是盗猎份子觊觎的部位。
集邮趣闻 2019-06-06 17:21:12 阅读(1721)
贴着七张邮票的挂号信 贴着七张邮票的挂号信
  近日,珠海拱北口岸公安分局收到一封贴着七张邮票、从浙江宁波寄来的挂号信,信中洋溢着对拱北口岸分局的感激之情。”老人之所以回到浙江宁波以后还要特意寄来感谢信,就是为了寻找那位曾在危急关头救助过他的女警。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56:32 阅读(1295)
为集邮者发行的文字连印票 为集邮者发行的文字连印票
  “文”字邮票共发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两套为连印设计,即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2-6)、两个5图连印和文10《毛泽东最新指示》的全套连印。原本备受贬抑的集邮者,亦是“文”字邮票最虔诚的保护者和发扬者。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55:58 阅读(963)
剪报:邮票上的文代会 剪报:邮票上的文代会
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文代会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53年9月改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88年11月调整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从1996年起,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定为每五年召开一次。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9:40 阅读(1086)
2016年纪特邮票中“四美” 2016年纪特邮票中“四美”
  《刘海粟作品选》邮票在延续以往中国美术名家作品选系列邮票风格的基础上,有着十足的个性和自己的特色。该套票书、画、章三位一体,和谐统一,呈现出我国传统的书画之美。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8:38 阅读(1166)
邮票收藏也要防“票病” 邮票收藏也要防“票病”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集邮是一项修心养性的娱乐活动,它可增长学识,陶冶情操,于身心健康皆有益。  有关部门抽样检测结果表明,一张邮票于小小方寸中竟可容纳有上百万细菌和病毒。
集邮趣闻 2019-06-05 20:40:27 阅读(836)
卢云:“猴”白片(2) 卢云:“猴”白片(2)
  4.“2004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1套4枚, 2004年10月28日中国邮政广告公司发布,印量4万枚,1万套。邮政编码前代号00;  6.第25届全国最佳邮票颁奖纪念”,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汉集邮公司申请,中国集邮总公司发布,印量7万枚。
集邮趣闻 2019-06-05 11:44:48 阅读(1759)

视觉焦点

重金购买的“珍邮”,最终打水漂了。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