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经济、军事、文化等单一层面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邮政储蓄比现代邮政体制的诞生晚了21年,在中国的发展更是经历了无数波折。1896年光绪皇帝御批,准许开办大清国家邮政。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经济、军事、文化等单一层面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记得前几年笑星冯巩在“春晚”上说过:“相声界我影视演得最好,影视界我导演导得最棒,导演界我编剧编得最巧,编剧界我相声说的最逗,这年头就得玩个综合素质。”话虽是句玩笑话,但理却不粗,综合能力的提升的确可以为我们在竞争中增加制胜的砝码。这种例子在商业发展中也屡见不鲜,比如邮政部门就曾“不务正业”,在传统的寄递信件之外,还开展了汇兑、储蓄等多种业务。邮政储蓄比现代邮政体制的诞生晚了21年,在中国的发展更是经历了无数波折。
英国是现代邮政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最早开展邮政储蓄的国家。1896年光绪皇帝御批,准许开办大清国家邮政。为了使国家邮政办得像模像样,1908年时任邮传部尚书的徐世昌向清廷建议:“邮政储蓄金,法良意美,应当效仿。”
大清邮传部尚书徐世昌
当时,清朝邮政部的各级官员对如何开展邮政储蓄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此,徐世昌特别遴选了一批公费留学生到奥匈帝国,专门学习邮政储蓄金。1911年,包括陈廷骥在内的20个赴奥留学生怀揣着新思想和新管理技术回到祖国,再通过邮传部的考试后,即准备全部录用。当时的邮政总办、法国人帛黎,担心这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中国青年会打破外国势力独掌大清邮政的局面,就以储蓄金尚未开办为由,将其全部“发配”到各省级邮局试用,使这批满怀革新愿望的留学生“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此,中国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的提议虽早,但由于晚清时期的社会现实,终无法得以实现。直到国民政府成立后,当年的那批留学生才开始在邮政部门担任重要角色,尤其是陈廷骥,更在1912年被孙中山先生破格提拔为邮政司司长。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1919年邮政储蓄业务终于在中国正式开办。
为了与银行竞争,邮政储蓄提出了“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经营方针。当时银行主要是为大客户或中产阶级服务的,开户标准较高,所需金额较大,普通百姓根本无法达到准入门槛。而邮政储蓄的开户标准则定的相当的低,只需要1元钱!为了吸纳更多的闲散资金,邮政部门还设计了“邮政储蓄金”邮票。
1944年,国民政府邮政部为进一步宣传邮政储蓄,而专门设计的一套“邮票”
“邮政储蓄金”邮票的面值通常为5分或1角,它不能贴在信封上寄递信件,而是为了方便小额储户而准备的。储户在手里的闲钱不足1元的时候,先购买“储金”邮票,将其贴在储蓄券上,由邮政部门盖销。待集满1元钱后,就可以正式开户存钱。这种储蓄形式的出现,在普通百姓当中相当的受欢迎,同时也为国民政府吸收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
国民政府的“储蓄金”邮票最早是将库存的普通邮票加盖上新的面值和“储金邮票”字样使用的;1942年国民政府开始发行专门的“邮政储蓄金”邮票,但这却不是在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正式“储金”邮票。日本的傀儡政府——伪满洲国在1941年就捷足先登了。
当年,日本在中国发动侵华战争,原本打算速战速决,尽快侵吞整个中国。但没想到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奋起抵抗,尤其是国共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更是使日本侵略者陷入苦战。日本国小民少,一旦陷入持久战则后方支援就会出现明显的供给不足。当小日本看到国民政府通过邮政储蓄吸纳大量社会资金以供战争需要时,也打起了这方面的主意。1941年,伪满洲国邮政部设计发行了“双鱼图”邮政储蓄金邮票。为了可以在全中国范围内使用,吸纳到更多的战争经费,小日本“忍痛”放弃了宣传伪满洲国的机会——这套储金邮票上没有出现任何的“满洲国”及“满洲帝国”字样!
1941年,伪满洲国邮政部发行的“双鱼图”储蓄金整版邮票,“鱼”与“余”同音,有“年年有余”之意,如今这版百枚连张的整版邮票价值32000元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建立“大一统”的银行体系的考虑,曾于上世纪50年代停办邮政储蓄;1986年,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国务院的指示下,邮政储蓄业务得以重新恢复。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来看,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定位于城市业务的办理,而邮政储蓄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储蓄网点遍及农村及小城镇,发挥惠民作用的同时也极大的拓展了自身业务,实属明智之举!
”办公室的接待员回答:“请问鉴定的是什么邮票?”其中一位平头发帅哥神密兮兮地说:“是国内最珍贵的邮票。”这时平头帅哥对着笔者高声问道:“呵呵,看来你有资格鉴定邮票呀,那么政府发专家证了吗?”哪知二位帅哥异口同声,坚持要先看专家证后看邮票。
邮票的票面上,大都标印邮资金额,称为“面值”。不过,有些邮票由于各种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标印面值的,这种邮票称被为“无面值邮票”。这套无面值单位邮票已成了我国解放区邮票中极其难得的珍品。
而我国却有一种邮票小全张邮电部明文规定不能撕开(剪开)单枚贴用,它就是1964年10月20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小全张。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典礼。
近日,珠海拱北口岸公安分局收到一封贴着七张邮票、从浙江宁波寄来的挂号信,信中洋溢着对拱北口岸分局的感激之情。”老人之所以回到浙江宁波以后还要特意寄来感谢信,就是为了寻找那位曾在危急关头救助过他的女警。
“文”字邮票共发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两套为连印设计,即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2-6)、两个5图连印和文10《毛泽东最新指示》的全套连印。原本备受贬抑的集邮者,亦是“文”字邮票最虔诚的保护者和发扬者。
2017年3月21日上海邮政石门二路邮政支局使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90周年》邮资机宣传戳1枚,由于本人在山东临淄,委托邮友制作自制纪念封。
孙关龙: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一看标题,很多人会说:谁不知道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学术的发展已证明,“蔡伦纸”不是中国最早的纸,造纸术也不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第27届上海桃花节集邮展览》邮资机宣传戳
随着春日第一缕清风,第27届“上海桃花节”翩跹而至。同时第27届上海桃花节集邮展览于3月24日又在浦东新区文化中心惠南分中心开幕。 上海邮政惠南镇支局使用《2017“惠南杯”第27届上海桃花节集邮展览》邮资机宣传戳一枚,本人自制纪念封以志祝贺。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中国驿运制度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组织的国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邮驿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文明的杰出创造。从此“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后代。 驿运制度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国之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