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集邮者发行的文字连印票

2019-06-06 12:55:58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963

摘要:  “文”字邮票共发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两套为连印设计,即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2-6)、两个5图连印和文10《毛泽东最新指示》的全套连印。原本备受贬抑的集邮者,亦是“文”字邮票最虔诚的保护者和发扬者。

  “文”字邮票共发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两套为连印设计,即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2-6)、(7-11)两个5图连印和文10《毛泽东最新指示》的全套连印。

为集邮者发行的文字连印票

  由于“文革”时期的特殊性,关于“文”字邮票发行背景的探讨研究文章很多,但对这两套为何连印?却似乎未见深入探讨,有的也就是“采用连印形式”之类的一语带过的简单说明,而忽略了其有趣而微妙之处。

  从邮政角度说,寄信人都是一封一封的寄,邮票都是一枚一枚的买,既使连印,也要一枚枚撕开贴用,所以,连印于邮政毫无意义。从印制角度说,多图连印要比单图全张麻烦,也并无生产效益可言。因此都不是连印的原因。

  当然也更不可能从集邮的角度,那个时代集邮是被斥为资产阶级闲情逸致的,反映到邮票设计发行中,不仅取消了专为集邮者设计发行的小型张、小全张、首日封等集邮品,就连并非专为集邮者设计的纪特分类和编号也被取消了,又有谁敢犯天下之大忌、以集邮者之名搞连印设计呢?

  或许从政治的角度可以得到完满而合理的解释:即连印有利于政治主题的渲染和发挥,有利于烘托发行的政治气氛。可这样的效果对一枚枚购买贴用的邮政用户来说,谁又能见得到、体味得到呢?

  不过由此却见证了一段史实,就是在“文1”之前虽已有了特4《广播休操》、纪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和纪112《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3套连印邮票,但还并不像现在这样为集邮者所看重,它不仅被视为邮局全张印刷版式的变化,集邮者还未将其与小型张、小全张等价齐观,还未被赋予鲜明的集邮品特性。所以,在那个大破大立的年代,小型张等被取消了,而连印邮票却得以幸运地被放行了。

  毫无疑问,连印邮票就是为集邮者设计发行的,因为只有集邮者才会不惜“重金”以连印形式购买并保存的,只有集邮者才最懂得连印的艺术价值并感受其所营造的特定氛围。因此,不管设计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其连印设计都是在利用连印还不明显具有集邮品特性、还仅属于邮局全张的范畴的有利条件,以“政治意义”为托辞,而向转入地下的集邮者暗送的一道“秋波”、一脉情意,而集邮者亦为负重望,最终以其完整的珍藏向后世展示了“文”字连印邮票的完美特点和不俗价值。原本备受贬抑的集邮者,亦是“文”字邮票最虔诚的保护者和发扬者。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记录恢复帝制闹剧的“洪宪”邮戳 记录恢复帝制闹剧的“洪宪”邮戳
  在台湾《全方位拍卖》目录第80期62页,有一件民国帆船3分旧票(图1),盖有“洪宪元年三月十一”日戳,戳式为英中文腰框日戳,本无可圈点之处,到是“洪宪”元年特殊的记年戳记比较罕见,查阅资料,寻找出处,原来是袁世凯恢复帝制闹剧的佐证。
集邮趣闻 2019-06-07 03:33:44 阅读(1768)
解密一套邮票估价55万背后的真相 解密一套邮票估价55万背后的真相
  目前,一套由大龙邮票、慈禧寿辰邮票等85枚邮票组成的清代稀世珍邮在拍卖场上估价55万,再次掀起了清代邮票收藏热。  清代邮票的地位尊贵显赫,像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华邮之王”红印花等举世闻名的重量级文物票,拥有任何一枚都足以让藏者欣喜不已。
集邮趣闻 2019-06-06 21:16:15 阅读(2218)
邮政唯一明文规定不能撕开贴用的邮票 邮政唯一明文规定不能撕开贴用的邮票
而我国却有一种邮票小全张邮电部明文规定不能撕开(剪开)单枚贴用,它就是1964年10月20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小全张。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典礼。
集邮趣闻 2019-06-06 17:38:13 阅读(3485)
集邮文献《邮票上的韩国历代总统》 集邮文献《邮票上的韩国历代总统》
  有感韩国前总统被俘。  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卢泰愚的最大心愿是与中国建交并访华。本书以邮票为媒介,向读者介绍89年来韩国历任总统及其业绩与过失。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56:45 阅读(1281)
贴着七张邮票的挂号信 贴着七张邮票的挂号信
  近日,珠海拱北口岸公安分局收到一封贴着七张邮票、从浙江宁波寄来的挂号信,信中洋溢着对拱北口岸分局的感激之情。”老人之所以回到浙江宁波以后还要特意寄来感谢信,就是为了寻找那位曾在危急关头救助过他的女警。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56:32 阅读(1295)
王锡玉:集邮是我生活的动力 王锡玉:集邮是我生活的动力
  今年74岁的王锡玉,退休前是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的高级工程师。虽然已年过古稀,依然忙忙碌碌,他说,集邮是我生活的动力。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21:36 阅读(1482)
“不务正业”的邮政储蓄 “不务正业”的邮政储蓄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经济、军事、文化等单一层面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邮政储蓄比现代邮政体制的诞生晚了21年,在中国的发展更是经历了无数波折。1896年光绪皇帝御批,准许开办大清国家邮政。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21:26 阅读(1139)
卢云:“猴”白片(2) 卢云:“猴”白片(2)
  4.“2004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1套4枚, 2004年10月28日中国邮政广告公司发布,印量4万枚,1万套。邮政编码前代号00;  6.第25届全国最佳邮票颁奖纪念”,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汉集邮公司申请,中国集邮总公司发布,印量7万枚。
集邮趣闻 2019-06-05 11:44:48 阅读(1759)

热文排行

为集邮者发行的文字连印票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