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中国邮政发行《春夏秋冬》特种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至此,中国邮政已发行“四字”题材邮票6套,已然形成系列,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中国邮政发行《春夏秋冬》特种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至此,中国邮政已发行“四字”题材邮票6套,已然形成系列,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四字”邮票的形成时间相对较短。所谓“四字”邮票,应该是由我国语言文字文化导致的特有现象,其特征是以四个字并列的词语为邮票名称,且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由此,我们可以追溯到第一套“四字”邮票,中国邮政于2006年发行《文房四宝》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表现了笔、墨、纸、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房四宝。文房四宝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汉字书法、中国画诞生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一种独特的传统艺术品类。随着多套邮票的相继发行,《文房四宝》不仅自然而然地被归为“四字”邮票,且成了“四字”系列邮票的龙头。
二是“四字”邮票发行相对连续集中。在发行《文房四宝》邮票之后,中国邮政又于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分别发行了《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邮票,其形式都是特种邮票,均为1套4枚,是典型的“四字”邮票。
三是“四字”邮票多为名家设计。从已发行的6套“四字”邮票来看,其设计者不是当代中国负有盛名的画家,就是中国邮票设计专业享有盛名的设计师。其中《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的设计者是邮票印制局著名邮票设计师王虎鸣,《琴棋书画》的设计者为著名画家范曾,《诗词歌赋》和《春夏秋冬》邮票的设计者则为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冯远。
四是“四字”邮票多获好评。在这6套“四字”邮票中,《文房四宝》荣获2006年全国佳邮评选优秀邮票奖和最佳设计奖,《福禄寿喜》荣获2012年全国佳邮评选优秀邮票奖和最佳印刷奖,《琴棋书画》荣获2013年全国佳邮评选优秀邮票奖,《诗词歌赋》荣获2015年全国佳邮评选最佳设计奖。
五是“四字”邮票的版式和版别呈现多样式。这6套“四字”邮票均发行有版式二小版张,其中,《文房四宝》版式二为绢质邮票,是为2006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特别印制发行的,也是我国首套绢制邮票。《梅兰竹菊》不仅发行了版式二(扇形),还以版式二的形式为2010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特别印制了《梅兰竹菊》无齿邮票。《琴棋书画》不仅发行了版式二,还发行有特种邮票本册,并为2013(第一届)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制作了《琴棋书画》绢质邮票小版张。“四字”邮票的版别多为胶印,《福禄寿喜》则在胶印的基础上,采用了局部全息烫印和压凸印制工艺。《诗词歌赋》是其中唯一的胶雕套印邮票,《春夏秋冬》则为影写版。
一看标题,很多人会说:谁不知道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学术的发展已证明,“蔡伦纸”不是中国最早的纸,造纸术也不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邮票的面值是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全额邮资凭证。世界各国大多以本国货币单位和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邮票面值。1955年3月1日,国家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为1元∶10000元。
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文代会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53年9月改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88年11月调整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从1996年起,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定为每五年召开一次。
持缰举牍,飞马急递,再现了当时边境地区驿传的情景。有时马匹无法到达的地方,也会派出善於快跑的人想办法将羽书送达,这些人被称为“健步”,或“急脚子”或“快行子”!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经济、军事、文化等单一层面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邮政储蓄比现代邮政体制的诞生晚了21年,在中国的发展更是经历了无数波折。1896年光绪皇帝御批,准许开办大清国家邮政。
解密一套邮票估价55万背后的真相
目前,一套由大龙邮票、慈禧寿辰邮票等85枚邮票组成的清代稀世珍邮在拍卖场上估价55万,再次掀起了清代邮票收藏热。 清代邮票的地位尊贵显赫,像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华邮之王”红印花等举世闻名的重量级文物票,拥有任何一枚都足以让藏者欣喜不已。
中国无面值邮票
邮票的票面上,大都标印邮资金额,称为“面值”。不过,有些邮票由于各种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标印面值的,这种邮票称被为“无面值邮票”。这套无面值单位邮票已成了我国解放区邮票中极其难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