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邮政定于2017年3月30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特种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智收白龙马、猪八戒拜师、流沙河收沙僧、偷吃人参果。
中国邮政定于2017年3月30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特种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智收白龙马、猪八戒拜师、流沙河收沙僧、偷吃人参果。中国集邮总公司于同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主题邮品,包括首日封、通用册、整版册等多种产品,重温《西游记》经典,再续方寸《西游记》之缘。
《西游记》系列特种邮票共5组,每隔1年发行1组。每组邮票都会选取原著《西游记》特定章回中的重点故事片段,秉承坚持原著、坚守传统的设计理念,采用带有宗教绘画色彩的设计风格,尽可能还原原著中的人物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特种邮票为2015年开始发行的《西游记》题材系列邮票第二组,画家在忠实于小说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工笔重彩的创作方法,描绘了小说第十五回至第二十四回中的四个著名场景,画面故事感强,人物塑造个性生动,色彩古朴细腻。
为更完整地阐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_<西游记>(二)》所描绘的故事脉络,中国集邮总公司推出了《西天取经那些事儿》口袋书(二)和《西游故事》(二)通用册以及其他文化收藏类产品,以邮品的形式丰富邮票内涵,拓展邮票文化底蕴。
为丰富邮票内容,拓展邮票之外的《西游记》故事内涵,中国集邮总公司采用了以个性化邮票补全新邮之外《西游记》原著章回内容的设计思路,在邮品《西天取经那些事儿》口袋书(二)中,除配有“《西游记》(二)”套票外,同时配有5版一枚版个性化邮票,增添了“四圣试禅心”、“偷吃人参果”等故事环节,补充表现了《西游记》原著第15回至第26回的重点内容;以仿连环画小人书的形式,在满足集邮爱好者邮票收藏兴趣的同时,激发《西游记》爱好者、连环画爱好者等的怀旧情绪;以口袋书的形式,回味西游趣事,重温少年情怀。
为了进一步普及《西游记》文化,拉近邮票邮品与不同地域集邮爱好者、西游记爱好者的距离,中国集邮总公司在资源型邮品《西游故事》(二)通用册中,除包含《西游记》套票、小版、四枚版个性化邮票1版外,同时留有1页供各省插放当地与西游记相关主题旅游景点、文化公园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个性化邮票或纪念封,真正让集邮文化走向民众。
此外,中国集邮总公司还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首日封、丝织封等邮品,并携手周大福以及其他省市,分别发行贵金属产品《西游经典》邮票·金饰套装,联合开发产品《李云中大画西游》邮册和《禅画西游(二)》邮册,以丰富的邮品形式,共话西游经典。
为全面展示《西游记》原著人物形象,中国集邮总公司推出了图册类产品《邮票上的西游记(二)》整版册和《西游记人物造像欣赏》邮票珍藏,以高度还原原著的西游人物形象,结合丰富的邮票资源,在满足集邮爱好者收藏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并发扬《西游记》原著文化。
《邮票上的西游记(二)》整版册,全册使用李云中的原画,再现了《西游记》第15回至第26回中所涉及的神怪人物图集,是集中、系统地展现《西游记》人物的文化收藏类产品,同时配有丰富的邮票资源,包括《西游记》套票、大版、口袋书、风琴折以及四枚版个性化邮票1版。
《西游记人物造像欣赏》邮票珍藏,采用邮册与图册相结合的套装形式,图册内含100余幅李云中先生所绘《西游记》中主要神、佛形象绣像画稿,邮册设计中大量展现“《西游记》(一)”与“《西游记》(二)”特种邮票设计过程中的草稿、线描稿及原画稿,再配合邮票,为《西游记》爱好者、工笔画爱好者全面欣赏西游人物艺术形象提供了便利。同时,该邮品内收有中国邮政发行的全部四款由李云中设计的邮票,分别为“《西游记》(二)”套票、大版、小版、风琴折,“《西游记》(一)”套票、小版、小型张,《玄奘》小版、小型张,以及《月圆中秋》小版,并配以李云中先生的创作思路、访谈纪录和诗词作品,是一款高度融合李云中先生作品、深度还原《西游记》原作人物形象的文化收藏类邮品。
《西天取经那些事儿》口袋书(二)内页效果图
《西游记人物造像欣赏》邮票珍藏产品效果图
台湾中华邮政发行的《古典诗词邮票》单套、版票 鉴赏
香港邮政发行的《中国世界遗产系列第七号:天坛》特别邮票小型张
图案在人民币的左边。人民币的上面是它的发行部门。在纸币收藏市场初具规模的这几年来,这枚53年1角纸币价格越窜越高,成为第二套人民币的一匹强势黑马。
每一张邮票正式发行,邮票设计师、责任编辑均会印上邮票发行公告。昨日,在《金鸡报春 藏富金陵》品鉴展上,作为国内著名邮票责编干止戈先生,为我们揭秘一枚邮票设计的背后。
竹子小型张 竹子小型张发行于1993年的夏天,当时中国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能够代表我国发展精神的植物纪念邮票,竹子小型张很显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和佼佼者,竹子小型张之所以特殊也是因为它的发行实在是太高了,中国邮政1993年仅仅
南宋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06年,清明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