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邮政定于2017年4月9日发行志号为2017—8《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一套3枚,图案内容分别为玉龙、玉凤、玉人。该套邮票由夏竞秋设计,票图摄影者为庞雷、孙力,敖汉旗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资料,责任编辑陈静芝,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胶版印制。
中国邮政定于2017年4月9日发行志号为2017—8《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一套3枚,图案内容分别为玉龙、玉凤、玉人。全套邮票面值为3.60元。邮票规格30×40毫米,齿孔度数13.5度;整张枚数18枚(6套,3枚连印),整张规格:240×150毫米;防伪方式分别为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该套邮票由夏竞秋设计,票图摄影者为庞雷、孙力,敖汉旗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资料,责任编辑陈静芝,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胶版印制。该套邮票通过局部烫印、压凸工艺,将红山文化玉器既质朴无华又神秘高贵的艺术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部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六千五百年至五千年。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是中华文明象形文字的原始象形符号。红山古玉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三千年。红山文化玉器种类多样,以玉龙、玉凤和玉人等为代表。红山文化玉器年代久远,没有繁缛的纹饰和复杂的造型,其艺术造型具有简洁、朴素、大美的特点。
邮票上的红山文化玉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河西,收藏于敖汉旗博物馆。黄绿色,头部较大,体卷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龙首大眼圆凸,双耳较大,呈圆弧状竖起,呈菱形,头尾缺口处留有明显的切割痕,颈部对穿一圆孔,通体抛光,是红山文化中发现较多的典型玉器。现藏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的敖汉旗博物馆。邮票主题原地邮局是内蒙古赤峰市邮政局(024099)。“玉龙”邮票主图原地邮局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邮政支局(024316)和敖汉旗邮政局(024399)。
邮票上的玉凤和玉人均出土于辽宁牛河梁遗址,均属首次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新器型。其中,玉凤曲颈回首,羽翅层次分明,线条优美流畅;质为淡青色软玉,局部夹杂灰白色沁与瑕,扁薄片状,正面雕琢凤体,羽毛以阴线刻划,整体雕刻非常精细,体态表达有层次,线条优美流畅。玉人雕琢了一位站姿的裸体女性,圆脸,头耳大,双臂曲肘、五指张开扶在胸前,五官刻画得很精细,眉心有一洞,整个造型优美,神态生动传神,为神灵附体、正在通神行法的巫者形象。现收藏在辽宁省考古研究所。“玉凤”、“玉人”邮票主图原地邮局是辽宁凌源市邮政局(122599)。
1956年1元属于第二套人民币中发行较晚的品种,它发行于1961年,停用时间是1973年八月15日,面值是一元,钞票的主要色调是蓝黑色,票面设计还是和第二套人民币红一元基本一样,正面图案还是天安门城楼。
在过去发行的邮票当中,《太湖》特种邮票作为一种自然风光题材的品种,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这枚太湖小型张。1995年,我国将太湖的美丽景色用邮票的形式完美的展现了出来,发行了这套《太湖》特种邮票,它一共包含5枚邮票以及一枚小型张。
中国邮政定于昨天发行了《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纪念邮资明信片1套1枚,明信片规格为165毫米×115毫米,明信片邮票面值80分,售价1.20元。
之所以说承德避暑山庄小型张值得大家收藏,也值得世界遗产委员会赞不绝口,也是因为这种避暑山庄小型张邮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美,不管是从外观上还是从颜色上都是当代同类艺术品中的佼佼者,很多收藏家都认为收藏一枚避暑山庄小型张邮票是非常合适的事情。
但凡90年代集邮的人对桂花无齿小全张一定不会陌生,并且在许多年以前许多人都有过想拥有一枚的冲动,但由于价格昂贵,最终只能放弃。每次赵涌出现桂花无齿张都会吸引不少竞拍者,可见桂花无齿张的魅力犹存,未来其升值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