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邮票色标,作为整版邮票边纸的要素之一,成为集邮者了解邮票印刷用色的直观窗口。《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对“色标”的定义是:色标,就是在影写版、影雕混合版、胶版印刷的全张邮票纸边上表示印刷色相的标记,又称“色级标记”。
邮票色标,作为整版邮票边纸的要素之一,成为集邮者了解邮票印刷用色的直观窗口。《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对“色标”的定义是:色标,就是在影写版、影雕混合版、胶版印刷的全张邮票纸边上表示印刷色相的标记,又称“色级标记”。
通常,邮票色标常见的有线形、矩形、圆形等不同形状或图案。色标常列为一行,位于印刷全张中间,与转轮机滚筒轴平行,兼有用以检查漏色的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邮政印制的邮票版票上,色标都是以不同颜色的圆点来展现。
其实,上世纪邮政部门发行的J、T票中,曾经多次使用不同图案的色标。如J1《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邮票的色标就采用了不同颜色的“五女传书”图案、T2《杂技》邮票边纸上的色标则为该套邮票图案的剪影等,至今仍被许多老集邮者所津津乐道。
时隔多年,2017年发行的《商务印书馆》特种邮票边纸上,一列不同颜色排放的图书成了这套邮票的色标,令集邮者眼前一亮。随之而来的《红山文化玉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两套邮票的色标也有新的尝试,分别以“篆书‘玉’字”和花朵图形来诠释邮票的用色。尽管这只是邮票设计的一个微小的变化和创意,但是却能让集邮者感受到邮票设计者的用心。
事实上,色标虽小,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印刷色相标记的单一功能上,应当将其作为邮票设计的创作空间。如果用心耕耘,变换出不同的样式,可以成为邮票设计的外延和补充,体现出设计者的巧妙创意,这一点在今年发行的几套邮票的尝试中,已经得到很好的检验。
因而,笔者建议将色标纳入邮票边纸设计的一个部分,结合每一套邮票的主题,创作出不同样式的色标图案,将雕刻、烫印、压凸等印刷工艺体现其中,势必将成为邮票边纸设计的点睛之笔,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邮票的防伪功能。同时,丰富多彩的色标信息,必定会吸引集邮着的关注目光,或将成为集邮新的研究对象。此外,中国邮政亦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邮票部门的做法,在邮票边纸印上“中国邮政”的企业标志,增强邮票发行主体的可识别性。(倪俊峰)
为了引起人们对濒危野生动物的关注,德国动物保护组织Pro Wildlife邀请设计师制作了一组很有心思的邮票。 在这组邮票中,大象、犀牛、鲨鱼描绘在纸面上,当人们撕下邮票时,就会发现撕下的正是盗猎份子觊觎的部位。
即便到了近代,中国也经历了从军阀混战到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的历程。1916年到1928年的12年间,各地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纷纷向中央政权发起挑战,折腾的昏天黑日,民不聊生。
不过我们都知道邮票曾经是作为邮资凭证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邮票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因辅币缺乏,就把邮票印在厚纸上,背面则印上与邮票面值相同的数值并注明”此邮票与辅币等值流通“字样。
有感韩国前总统被俘。 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卢泰愚的最大心愿是与中国建交并访华。本书以邮票为媒介,向读者介绍89年来韩国历任总统及其业绩与过失。
近一个世纪之遥的漫漫路途,走来“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就是风云90春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8月25日,农行上海枫泾支行工作人员又成功阻止了一起针对藏友的新骗局。民警提醒,如果收到支票奖励等信息,一定要跟警方联系,也可以到银行咨询,千万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陈雪飞:《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首发背后的故事
”4月9日,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博物馆举行的《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全国首发式上,来自北京的退休干部陈学健手捧刚刚拿到手的邮票激动地说。
武国珍:邮票遗失谁之过
一日,一位用户手拿一封信找到某邮政企业投递部门负责人,称前日投递员送给他一封挂号信,上面的邮票不见了,他是集邮爱好者,那邮票是邮友特意给他寄来的,有收藏价值,可现在却莫名其妙弄丢了,要讨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