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2019-06-06 12:39:40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921

摘要:  中国驿运制度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组织的国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邮驿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文明的杰出创造。从此“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后代。  驿运制度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国之血脉”。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中国驿运制度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组织的国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邮驿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文明的杰出创造。

 
  殷商时代,甲骨文里,已有馹的本字。史籍称乘车曰馹曰传,乘马曰遽曰驿,步递称作邮。驿,本义是驿马,后引申指我国古代传运公文、人员、官物的邮政、交通工具或机构。后驿字通行,而馹字废。殷商时代,驿运制度已开始萌芽。西周时,尚未出现“驿”这一名词,但尽管如此,这种驿运制度雏形,对后世两千多年的中国驿运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汉时期,传舍、传置开始称作驿。从此“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后代。
 
  汉正式设有驿站,“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韝云”。也有10里或50里置驿的。驿站是中国古代传运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人员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组织和场所。驿运制度,也称邮驿制度,已有了比较严密的管理体系。驿站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外,也推动了社会生活中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促进了民间交往活动的发展、经济的流通和文化的融合。正如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除设有驿外,汉承秦制,也设有亭和邮。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和亭是隶属关系,邮是亭的下级。亭除了具有行政机构一般职能外,亭为治安兼驿传组织,多设置于交通要道兼有管理交通、维护道路、传递公文、稽查来往行旅等职责。如汉长安灞桥设有“稽查亭”,检查十分严格。大将李广夜经灞桥亭,被霸陵尉喝住,不令夜行。
 
  驿使公文传递,并非从早到晚不停地跑,而是每站换马或人马俱换,采用“接力跑”的办法。驿马颈下系有铜铃,听到铜铃响声,接班的驿骑就做好一切准备,接到公文,立即跃马飞奔,分秒必争,马不停蹄。唐代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描绘:“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正是这一情形真实、生动的写照。邮驿是专门传运官方文书的,不负责私人信件的收递。为通信,有权势的达官贵人们自己办起私邮,而一般的官员和老百姓只能托人捎带书信。
 
  唐代,通常乘驿日行6驿(约180里),乘传日行4驿(约120里)。如若贬降官员,须日驰10驿以上。如遇紧急军情,驿马每日奔跑300里。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横塘驿站位于胥江和大运河交界处,是苏州通往石湖、太湖等地的水路要隘。原是一座水陆驿站,为古代传递官府文书以及往来官吏中途歇宿之所,现仅存一亭。
 
  唐宋时代除陆驿外,水驿也大大发展,邮驿完善、成熟和发展到了一个黄金时代。元代全国驿站星罗棋布,邮驿脉络贯通,其规模和制度得到空前的发展,超出当时世界的水平。明、清驿政也曾经为朝廷管理大一统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代以来,西方邮政制度和技术冲击,中国传统邮驿制度的种种弊病渐渐暴露。明清以来驿递之疲,千疮百孔,百弊丛生。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设立邮传部,兴办新式邮政呼之欲出。此后,原有的驿站相继被裁撤,古老的邮驿制度最终走向衰亡,代之而行的是现代的邮政运作制度。
 
  驿运制度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国之血脉”。明代学者胡缵宗在《愿学编》一书中曾经指出“今之驿传,犹血脉然,宣上达下,不可一日缓者”。当时的兵部也曾多次强调:“驿递,天下之血脉也……血脉之关通必赖邮传之递送也。”伟大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民族之林,能历久不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一个健全的、完整的、大一统的邮驿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卢伯雄:懂行的怕牛逼的 "一片红”票、封鉴定故事 卢伯雄:懂行的怕牛逼的 "一片红”票、封鉴定故事
”办公室的接待员回答:“请问鉴定的是什么邮票?”其中一位平头发帅哥神密兮兮地说:“是国内最珍贵的邮票。”这时平头帅哥对着笔者高声问道:“呵呵,看来你有资格鉴定邮票呀,那么政府发专家证了吗?”哪知二位帅哥异口同声,坚持要先看专家证后看邮票。
集邮趣闻 2019-06-07 03:26:32 阅读(3133)
宁博:清代大富豪们最钟爱的镇宅之宝 宁博:清代大富豪们最钟爱的镇宅之宝
”可见无论是千古圣贤还是黎民百姓,对财富的渴求都是一样的,只是要秉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就好。这枚邮票可不一般,名字就很吉祥,叫做“富百代”。
集邮趣闻 2019-06-07 02:54:25 阅读(2002)
八里桥:蒙古骑兵的最后荣耀 八里桥:蒙古骑兵的最后荣耀
集邮趣闻 2019-06-07 01:09:38 阅读(4009)
解密一套邮票估价55万背后的真相 解密一套邮票估价55万背后的真相
  目前,一套由大龙邮票、慈禧寿辰邮票等85枚邮票组成的清代稀世珍邮在拍卖场上估价55万,再次掀起了清代邮票收藏热。  清代邮票的地位尊贵显赫,像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华邮之王”红印花等举世闻名的重量级文物票,拥有任何一枚都足以让藏者欣喜不已。
集邮趣闻 2019-06-06 21:16:15 阅读(2218)
剪报:邮票上的文代会 剪报:邮票上的文代会
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文代会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53年9月改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88年11月调整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从1996年起,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定为每五年召开一次。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39:40 阅读(1086)
卢云:“猴”白片(1) 卢云:“猴”白片(1)
  人们常说“猴”是无臀的,所以坐不住,善於变动,同时“猴”计多、狡猾,喜欢在小天地里封王称霸。古时候将各据一方的霸主称为“诸侯”,其中“侯”来源于“猴”,因指人而将的“犬”旁去除。因此,人们意会“猴”年的命运是琢磨不定。邮政编码前代号25;
集邮趣闻 2019-06-06 12:21:49 阅读(1570)
中国发行过《古代四大美人》邮票吗? 中国发行过《古代四大美人》邮票吗?
  最近看到今年3月25日《南昌晚报》上一篇文章《邮票上的古代四大美人》,仔细阅读以后,发现刊登的邮票图案不对头,看来编辑、作者都在“捣糨糊”。  四大美人的美,不仅是外形之美,而且是德性之美。她们身上体现的家国情怀、牺牲精神和高洁品质。
集邮趣闻 2019-06-05 20:37:16 阅读(1473)
阎泽川:“邮政局”名称的由来 阎泽川:“邮政局”名称的由来
  在我国文字中,最早出现“邮”字是《礼经》的“飨农及邮表啜”一语。《孟子》有“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一句,春秋时代在路旁开辟预备给行人、使者休息的场所,称为“邮”。这都是2500多年前的事了。
集邮趣闻 2019-06-05 07:24:26 阅读(1174)

视觉焦点

热文排行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