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邮票的票面上,大都标印邮资金额,称为“面值”。不过,有些邮票由于各种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标印面值的,这种邮票称被为“无面值邮票”。这套无面值单位邮票已成了我国解放区邮票中极其难得的珍品。
邮票的票面上,大都标印邮资金额,称为“面值”。不过,有些邮票由于各种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标印面值的,这种邮票称被为“无面值邮票”。
民国后期,国内通货膨胀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物价一日三涨,邮资处于极不稳定的状况。起初还可以用不断加盖的办法来应付,后来连加盖也追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只好发行无面值邮票,每天、甚至每小时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临时定值出售。这套无面值邮票共四枚:第一枚供国内平信用,以火车、轮船为图案,橙黄色;第二枚供挂号信贴用,以泰山的南天门为图案,赭红色;第三枚是供快递信函贴用的,图案是投递员与摩托车,青莲色;第四枚是航空邮票,以飞机为图案,深绿色。
1946年,晋绥解放区曾发行五种单位邮票,也是无面值的,供寄平信、挂号和印刷品贴用。这套无面值单位邮票已成了我国解放区邮票中极其难得的珍品。
1941-1943年,盐阜、苏中、淮南等解放区也先后都发行过无面值邮票。因为当时寄信是免费的,因此不需要面值。邮票上印有不同的文字,以区别邮件的类别。
苏中区发行的“平”、“机”、“快”字邮票,是专门传递党、政、军邮件的交通局免费发给各单位战士使用的。“平”字邮票是供一般干部、战士寄信贴用;“机”字邮票是供机要公事邮件贴用的,不仅要求保密和安全,而且邮递人员要把这类邮件单独打成一包,如遇敌情还要随时机动处置;“快”字邮票用于快信,交通局接到贴有“快”字邮票的信件,应立即派人送出,不能迟误。
淮南区1942年发行的“稿”字邮票,专供淮南区出版的《新路东》报记者和通讯员向该报邮寄稿件用。在全世界的25万种邮票中,专门用于投稿的邮票这还是仅有的一种,极其珍贵。
淮南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最早发行邮票的新四军根据地,1942年淮南区交通总站发行一套无面值邮票。当时寄发的邮件都不收费,所以发行的邮票也不印面值,只在邮票上印有“平”“机”“快”字样,以表示信件的种类和递的方法。此套邮票分为“平”邮、“机”邮、“快”邮3种6枚,称为无面值邮票。
“平”邮,图案是帆船在波浪中进行,背景有云朵,加印一个“平”字。一枚是红“平”字,绿帆船;另一枚图案相同,绿“平”字,红帆船。“平”邮,贴平信用。
“机”邮,图案为一手举火炬,加印一个“机”字。一枚是红“机”字,绿火炬;另一枚图案相同,绿“机”字,红火炬。“机”邮,是贴机密信件用的。
“快”邮,画面为一只展翅的飞鸽衔信,加印一个“快”字。红“快”字,绿信鸽;另一枚图案相同,绿“快”字,红信鸽。“快”邮是,贴快信用的。这套邮票凸版印制。报纸。图幅为19.5毫米×20毫米。全张直列两格,每格9枚(3×2),全张18枚。上格为绿图红字,下格为红图绿字,无齿孔。淮南报社印制。
这三种邮票,“机”“快”邮票属于贴机密信和快信的,使用范围,管理严格,只有重要的机密信件才能贴用。交通员接到贴有“机”、“快”邮票的信件,都要风雨无阻传递。淮南区首次发行的这种独特的“平”、“机”、“快”无面值邮票发行数量少,流传下来的更为稀少,尤其是“机”、“快”邮票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著名的珍邮。
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2枚“平”字邮票各为6万元(人民币),2枚“机”字邮票各为10万元(人民币);全套6枚新票52万元(人民币),旧票为52万元(人民币)。
中国的各类集邮协会,数以千百计,办有会刊会报的自然也数以千百计。邮会的命名各有千秋,但是以黄河命名的恐怕只有黄河集邮研究会一家,自然《黄河集邮》也是第一份以黄河命名的集邮协会会刊。
在前几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这枚信封卖了240万美元。
近日,珠海拱北口岸公安分局收到一封贴着七张邮票、从浙江宁波寄来的挂号信,信中洋溢着对拱北口岸分局的感激之情。”老人之所以回到浙江宁波以后还要特意寄来感谢信,就是为了寻找那位曾在危急关头救助过他的女警。
“继成功预测二胎政策后,中国邮政再次成功预言女排12年后夺冠,预言帝名不虚传;这套票又要暴涨啊;为什么中国邮政发行巴西奥运会的邮票有女排!”虽然奥运会已经结束,但是有关中国邮政为里约奥运会发行邮票的话题,却成为了网上的热点。
邮票色标,作为整版邮票边纸的要素之一,成为集邮者了解邮票印刷用色的直观窗口。《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对“色标”的定义是:色标,就是在影写版、影雕混合版、胶版印刷的全张邮票纸边上表示印刷色相的标记,又称“色级标记”。
在我国文字中,最早出现“邮”字是《礼经》的“飨农及邮表啜”一语。《孟子》有“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一句,春秋时代在路旁开辟预备给行人、使者休息的场所,称为“邮”。这都是2500多年前的事了。
丁晨:“国之血脉”说驿运
中国驿运制度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组织的国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邮驿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文明的杰出创造。从此“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后代。 驿运制度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国之血脉”。
从《春夏秋冬》看“四字”邮票的发行特点
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中国邮政发行《春夏秋冬》特种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至此,中国邮政已发行“四字”题材邮票6套,已然形成系列,并呈现出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