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体锈相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异无邪,锈相之门可得自开矣。毫无疑问,此铸相清晰表明,本品乃史思明官炉原铸之品,开门铸相无疑。而观其背,但见铸有四枚月纹,凸起较为明显,故称背四月纹之得壹元宝钱。这可以从收藏实践和检索所见均不易得这一点得以证明。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六月,开始铸“得壹”钱。得壹元宝便是这动荡的时期的产物。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既而又恶‘得壹’非长祚之兆,改其文曰‘顺天元宝’”。故得壹元宝铸行时间甚短,铸量有限,这才有古谚所称的“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一说。事实上,就遗存情况来看,得壹元宝钱并非史称的铸量很少。相反是有一定的量,这可从历谱对得壹元宝钱总的定级并不太高上可以看出。当然,由于得壹元宝钱有多种星月纹背式,故各式钱存世量也不一致。因此在得壹元宝钱中,有因背纹不同存量少而价值较高的,也有存量相对多而低一些版式。
之前本博展示过几枚得壹钱,今再择帐中所藏的一品较为稀缺的得壹元宝背纹式钱,发上博客展赏之。首鉴其锈相。可见本品,生坑出土,小有时日。其锈较为莽重,绿锈累累,锈痂叠嶂裹缚,锈质皮壳更是生硬不糟,可抗刃击。薄锈之处,可感其包浆老道而自然,熟旧铜色,青铜质地确定。整体锈相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异无邪,锈相之门可得自开矣。
次鉴其铸相。可见本品铸体较为厚重,直径34毫米,重13.32克,得壹钱标准形制。其铸体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净。其中,尤其面字廓深竣,挺拔高凸,显示了得壹元宝钱的典型字口铸相特征——即铸体较厚,面文轮廓深竣之特点。毫无疑问,此铸相清晰表明,本品乃史思明官炉原铸之品,开门铸相无疑。续鉴其书相。不难看出,“得壹元宝”四字,唐隶之体,文字布局协调端正。其中,“得”字为短横连点,此所谓得壹钱的独有特征。整体书意率真古朴,风格神韵盎然。而观其背,但见铸有四枚月纹,凸起较为明显,故称背四月纹之得壹元宝钱。无需细表,本品书相正点,纹饰独特,亦是开门见山矣。
一番鉴赏,三相一材,无异无邪,毋容置疑。在得壹元宝钱背月纹钱中,此四月纹乃最为稀见之式。这可以从收藏实践和检索所见均不易得这一点得以证明。故,今得壹钱虽非难求,然某些纹饰亦是真的难求之品,十分值得收藏矣。
两者铸钱的目的,均匀筹措军费。得壹、顺天钱每枚当开元钱一百。唐朝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政治腐败,藩镇继起,安禄山率先反叛,其部将史思明很快占据了河北十三郡。到了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手里,八王作乱,国家倾覆灭亡危在旦夕了。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人炉中烧红。
道士解梦史思明遂铸“得壹元宝”说到唐朝钱币,史思明铸钱也是不得不说的故事。由于“得壹元宝”铸造的量少,收藏界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 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可见此钱的稀罕程度。
新铸“顺天元宝”钱,形制、比值、色泽均同于得壹元宝。所以,注定了史思明的叛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也注定了得壹、顺天在铸造及流通领域昙花一现的命运。
由此推断,得壹元宝废止时间应在上元元年夏季。这说明,得壹元宝的铸行、流通,只是昙花一现。据历代钱谱记载,得壹元宝为“思明并销洛阳铜佛所铸”,与开元钱并用,以一当开元钱一百。
“得壹元宝”背上月编号:*0420成交价:RMB 2,540,250 唐代史思明铸“得壹元宝”背四月编号:*2255成交价:RMB 1,838,080
得壹元宝2019价格 得壹元宝有收藏价值吗
随后史思明成为了大燕皇帝,将洛阳的一些铜造佛像大量的销毁,并且打造成了货币,称之为得壹元宝。可以说,在钱币流通历史上,得壹元宝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太丰富的历史。到现在为止,得壹元宝的现存量特别稀少,能够流传至今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得壹元宝图片及价格 得壹元宝适合投资吗
贼平后,大唐政府下令废除并“还将铸佛”。得壹元宝钱铸造精美,出土量极为稀少,即便在洛阳也难得一见,泉界也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可见其非常罕见。得壹元宝除背上月纹者其余皆罕见,更有背四月者堪称古泉大珍。
得壹元宝收藏风险大吗 得壹元宝是哪个朝代的货币
由此推断,得壹元宝废止时间应在上元元年夏季。1992年,在洛阳考古发掘的一座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当时流通的4种钱,其中开元通宝10枚,乾元重宝16枚,得壹元宝3枚,顺天元宝7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