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铸“顺天元宝”钱,形制、比值、色泽均同于得壹元宝。所以,注定了史思明的叛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也注定了得壹、顺天在铸造及流通领域昙花一现的命运。
乾元三年(760年),史思明攻占洛阳,以此为“大燕”政权大本营,他自封为“大燕皇帝”。为筹措军费,便下令熔佛像铜器铸造铜钱,效仿“乾元重宝”重轮钱,铸行了一种军用货币“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铸有月纹之币,尤为鲜见,以一枚当开元通宝百枚。因为铸造此钱而毁了大量铜佛,有人惋惜,当时便有“洛阳古寺铜销尽,都是如来劫后身”的诗句。加之此钱是一种不足值的虚值大钱,刚一上市,便引起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试行不久,便无人收授。
一般的钱币不是皇帝的年号,就是他的国号,而得壹元宝既不是年号也不是国号,却另有寓意。壹即“一”,得壹,就是普天下第一人的意思,也就是胜过唐朝皇帝。《老子•第三十九章》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候得一以为天下正”。由此可看出“得壹”的深远意义,及史思明的深谋远虑,他取老子这段话意,是想以“得壹”投石问路,鼓舞自己,妄想当个改朝换代的君主。况且在钱背铸有星月,也是寓意“进步”和“成功”的意思,是为了讨吉利。但封建割据并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古钱增添了历史讽刺和传奇色彩。
但在后来的日子里,因军事上不顺利,到处被唐军围追堵截,史思明醒悟到“得壹”两字存在严重缺陷,是不祥之兆。于是,很毅然的将“得壹元宝”收回销毁,改铸适合称帝的“顺天通宝”。致使“得壹元宝”存世量很少,形成了“顺天易得,得壹难求”的局面。新铸“顺天元宝”钱,形制、比值、色泽均同于得壹元宝。然而,推行新钱并不能改变他违背历史潮流,妄图复辟专政的野心,对老百姓而言,却是换汤不换药,依然身受其害,苦不堪言。所以,注定了史思明的叛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也注定了得壹、顺天在铸造及流通领域昙花一现的命运。
得壹、顺天钱,因铸量少,流通时间短,又是战乱的产物,便随着安史之乱的平息而“还将铸佛”或湮没地下了,虽然存量很少,但得壹、顺天钱在钱币史研究中的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
存世数量少的钱币还有唐代叛军史思明占领洛阳后铸的“得壹元宝”,后发现“得壹”两字不吉利,便改为“顺天”,铸“顺天通宝”。这两种钱币传世很少,“得壹元宝”尤其罕见,为稀世珍品。
整体锈相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异无邪,锈相之门可得自开矣。毫无疑问,此铸相清晰表明,本品乃史思明官炉原铸之品,开门铸相无疑。而观其背,但见铸有四枚月纹,凸起较为明显,故称背四月纹之得壹元宝钱。这可以从收藏实践和检索所见均不易得这一点得以证明。
据了解,在学术界对得壹元宝的铸造时间有不一样的观点,一些人认为它铸造于乾元二年,还有一些人认为它铸造于上元元年。到现在为止,得壹元宝的现存量特别稀少,能够流传至今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 得壹元宝传世不多,早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因而得壹元宝素为泉界珍视。目前得壹元宝背上月市场价值在2万元左右,光背在1万元左右,背四月最为稀见,市场价值在6万元左右。
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的这枚古钱币叫做“得壹元宝”。所以“得壹元宝”更加珍贵。史思明尽管把“得壹”改为了“顺天”,但他还是没有善终,最后竟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又为这枚钱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由此可见此钱的稀罕程度。
得壹元宝背上月 7350000元 2012年7月23日 得壹元宝背上月 2940000元 2012年7月23日 得壹元宝背上月 2677005元。2012年7月23日 得壹元宝光背 651000元 2012年7月23日 得壹元宝背上月 4830000元 2012年7月11日 得壹元宝 2500000元。
得壹元宝价格多少 得壹元宝相关历史故事
存世数量少的钱币还有唐代叛军史思明占领洛阳后铸的“得壹元宝”,后发现“得壹”两字不吉利,便改为“顺天”,铸“顺天通宝”。这两种钱币传世很少,“得壹元宝”尤其罕见,为稀世珍品。
得壹元宝收藏风险大吗 得壹元宝是哪个朝代的货币
由此推断,得壹元宝废止时间应在上元元年夏季。1992年,在洛阳考古发掘的一座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当时流通的4种钱,其中开元通宝10枚,乾元重宝16枚,得壹元宝3枚,顺天元宝7枚。
得壹元宝存世量大吗 得壹元宝铸造工艺鉴赏
得壹元宝便是这动荡的时期的产物。相反是有一定的量,这可从历谱对得壹元宝钱总的定级并不太高上可以看出。当然,由于得壹元宝钱有多种星月纹背式,故各式钱存世量也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