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总统罗斯福爱好集邮,这已经是众所周知之事,但极喜爱中国邮票,则鲜为人知。 罗斯福总统是在一次接见刚从中国战场回国述职的史迪威将军时,引起了他对中国邮票的兴趣。 宋美龄为了保证邮册安全送到美国,立即要求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派专机护送。
美国总统罗斯福爱好集邮,这已经是众所周知之事,但极喜爱中国邮票,则鲜为人知。
罗斯福总统是在一次接见刚从中国战场回国述职的史迪威将军时,引起了他对中国邮票的兴趣。当时,他见史迪威手中有几个贴有中国邮票的信封,便好奇地拿到手中看了看,越看越感兴趣。他马上向史迪威将军索取了这几个信封。以后,史迪威将军不时从中国寄些邮票给他,但这都是当时不太珍贵的华邮。后来罗斯福曾托人帮他收集一些中国早期邮票,但由于战事频繁,收集华邮之事也就时断时续。
1943年11月,宋美龄女士受蒋介石先生的委托,准备以“第一夫人”的身份访美。访美时,带些什么礼物送给美国在朝人物呢?宋美龄为此苦心筹划,不得要领。后来宋美龄的智囊——“励志社”的总干事黄仁霖献策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爱集邮,而且非常喜欢中国邮票,何不送些珍贵的华邮呢”?
宋美龄一听,认为言之有理,可当时正是抗日抗争时期,全国军民正在浴血奋战,哪来闲情摆弄邮票呢?有人建议,找一个老集邮爱好者,且是当权的人物来商量,数来数去,找到了当时的交通部长张嘉璈。果不出所料,张对珍邮的收藏了如指掌。他告诉说,珍贵的成套的华邮在大后方大多散失,很难觅得成册的。只有现仍在上海胶州路原邮政总局的保险柜内有四巨册邮票,那是从中国清代第一套大龙邮票开始,到民国各个时期都有,这可是“国宝”呀。宋美龄寻思;这“国宝”也得送,于是立即派人,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地从上海运来大后方,几经周折,辗转数千里,居然从“孤岛”上海安然运抵重庆。宋美龄喜形于色,当即决定,一巨册送罗斯福。另三册交“国库”保存。
宋美龄为了保证邮册安全送到美国,立即要求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派专机护送。原载《集邮快讯(251)》
1月16日,河北省邯郸市邮政局工作人员展示即将发行的《海洋石油》特种邮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于1月18日发行《海洋石油》特种邮票。
邮票的面值是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全额邮资凭证。世界各国大多以本国货币单位和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邮票面值。1955年3月1日,国家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为1元∶10000元。
而我国却有一种邮票小全张邮电部明文规定不能撕开(剪开)单枚贴用,它就是1964年10月20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小全张。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典礼。
中国驿运制度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组织的国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邮驿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文明的杰出创造。从此“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后代。 驿运制度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国之血脉”。
近一个世纪之遥的漫漫路途,走来“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就是风云90春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经济、军事、文化等单一层面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邮政储蓄比现代邮政体制的诞生晚了21年,在中国的发展更是经历了无数波折。1896年光绪皇帝御批,准许开办大清国家邮政。
卢伯雄:懂行的怕牛逼的 "一片红”票、封鉴定故事
”办公室的接待员回答:“请问鉴定的是什么邮票?”其中一位平头发帅哥神密兮兮地说:“是国内最珍贵的邮票。”这时平头帅哥对着笔者高声问道:“呵呵,看来你有资格鉴定邮票呀,那么政府发专家证了吗?”哪知二位帅哥异口同声,坚持要先看专家证后看邮票。
贴着七张邮票的挂号信
近日,珠海拱北口岸公安分局收到一封贴着七张邮票、从浙江宁波寄来的挂号信,信中洋溢着对拱北口岸分局的感激之情。”老人之所以回到浙江宁波以后还要特意寄来感谢信,就是为了寻找那位曾在危急关头救助过他的女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