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怨声载道,对新政权又失去信心,货币改革势在必行。开元通宝铸行期间长,数量大,存世多,版别繁杂丰富,但只有几种版别存世,发现特别稀少,至今还尚未引起钱币界关注。“通宝”二字宽大,开元通宝严慎端庄。
高祖李渊建唐之初,承隋衰政之弊,私铸薄恶五铢(隋五铢)充斥市面,物价飞涨,经济形势仍不见好转。人民怨声载道,对新政权又失去信心,货币改革势在必行。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李渊做了一次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货币改革,从此废除了名不符实的铢两重量货币,开始了以钱(一钱又称文)的单位通宝(元宝)新时代,是中国从铢两向通宝钱制的一次重大转折。通宝钱制自此始,历经宋、元、明、清乃至民国,在中国运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就连周边邻国的日本、安南(越南)、朝韩也仿中国的通宝钱制铸行了数百年之久的汉字钱币。
据《唐会要》记载:开元通宝由大学者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并书,意谓:开始通行宝货新纪元。文如其意,名符其实。开元通宝,钱文端庄凝重,隶书含有篆意,制作精整,币值充足,人们乐用,是唐代的主要货币。开元通宝铸行期间长,数量大,存世多,版别繁杂丰富,但只有几种版别存世,发现特别稀少,至今还尚未引起钱币界关注。
如唐初大字开元通宝,初唐短一元,钱文接近欧阳询大手笔,元字首横略短,第二横略左挑,“通”字中“辶”结构为三撇不相连,钱文饱满拥塞地章,轮廓、钱文深峻,笔画端庄,密而有序,光背无文。是钱直径2.48厘米,内穿0.7厘米,重4.2克。图2也是早期所铸,但钱文开始蜕变。其特征是“元”字首横变长,“通”字“辶”部三撇呈折拐状,但钱文笔画保持粗壮饱满拥塞地章,轮廓、钱文同样深峻,密而有序。“通宝”二字宽大,开元通宝严慎端庄。是钱直径2.45厘米,穿0.7厘米,重4.2克,白铜质。早期唐初开元宝字有一共同点是贝部内二横不与左右相连接,笔画较粗,光背。大字开元存世很少,且易被钱币收藏爱好者疏忽,希望藏友引起足够的重视。
开元通宝的版式多种多样,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面文版式。接下来我们重点来了解开元通宝大样直径以及它的价格。直径小的在18mm左右,有阔井、小元、短通等版式。开元通宝大样直径大约在25.8mm左右货更大,—般背月从23mm-25mm左右。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唐朝开元通宝,看看唐朝开元通宝什么价、什么行情。唐朝开元通宝大部分都是铜质的,少数为金银制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开元通宝它铸造的时间跨域比较大。简言之,不同时期开元通宝它在外形的呈现上是有差异的,所以对应的价格落差也比较大,一般来说,初唐时期的虽然比较简约,但是因为存世量比较少,所以价格更贵。
迟至宋初仍有“开元通宝”在铸造,如清源节度使陈洪进一方面清源不铸宋廷钱币以示其独立性,另一方面清源铸造开元钱又可在宋、吴越境内和海外贸易中通行无阻。“开元通宝”至此已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我国古代的重量计数,多以面文标出重量,均将二十四铢为一两,而自从二铢四丝的开元通宝流通以后,中国衡制中的一两十钱便由此产生,二十四进位的铢两制随即结束。经济决定金融,开元通宝是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逐渐扩大的产物。
虽然唐玄宗李隆基曾使用开元作为年号长达29年,但开元通宝钱仍然不能称为是年号钱。这种换算一直延续至晚清,一枚库平一钱与一枚标准的开元通宝重量相等,甚至影响了后世将近1300余年。因此开元通宝被称为我国货币史上三大钱系之一。
开元通宝是哪个朝代的
唐代开元通宝背四月 极美品,成交价格RMB 23220,成交时间2016-07-14 。开元通宝已经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财的功效。而李隆基将年号定为开元,纯属巧合。
开元通宝哪个版别种类最有升值空间 开元通宝鉴赏
事实再次说明,各种钱谱和资料所言之孤品,乃因为其确属罕见,始作俑之著谱者当时不见另品,在浩瀚古钱和博大中国之中,所见之局限实属正常。无非其“传世仅此试样”之批语显得过于武断和不合情理,实不足以为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