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朝“天启通宝”,直径3.4厘米,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
在明朝熹宗皇帝在位期间发行了天启通宝,这个时期有五十多个钱币版别,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折二钱,但是铸造的数量并不多,当十钱比较繁多,但是大小与重量各有不同。鉴于此,后人认为天启年间发行的天启通宝为我国古钱币历史增加了浓重的一笔,开启了版面多样化的先河,从此之后我国古代钱币的版别越来越多,也丰富这个市场。
元朝“天启通宝”,直径3.4厘米,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徐寿辉迁都汉阳(今湖北武汉),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由于天启作为年号的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保存下来的更少,故此钱极为珍贵。
元至正十一年 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徐寿辉迁都 汉阳(今湖北武汉),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有小平,折二,折三,面文楷书(折二又有见篆书者)书体端正,由于天启作为年号的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保存下来的更少,属珍罕名誉品之一。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
天启通宝价格表,仅供参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得 2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月 15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新” 6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浙” 5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工” 8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户” 8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壹钱” 850元。
天启通宝这枚古钱币是有两个版本的,有明朝的天元宝和元朝的天启元宝。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这种类型的钱币是所有天启通宝中最为珍贵的一个品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天启通宝也是现在主要的收藏品类,天启通宝是中国古钱币之一,唯一不同的是天启通宝由你两代,分别是明天启通宝和元天启通宝。天启钱币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
古钱天启通宝值多少钱?天启通宝总体的铸造量非常大,而且铸局较多,版别很多很复杂,据统计版别大约有五十余种。其中,天启通宝背密十一两当十型大钱,为密云局所铸。此钱为天启当十钱中较为珍贵的品种之一,谱载定级皆较高,收藏价值也较高。
明代天启通宝背一钱一分大样 估价 RMB 30,000 元末起义军徐寿辉铸“天启通宝”折二 估价 RMB 28,000-32,000 明代天启通宝背密十一两(直径46.5mm),少见,美品 估价 RMB 25,000-30,000
元天启钱光背,而明天启钱背丰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户、浙、京、新等多种,纪值有二、十、十一两等,当然还是以光背为常见。此外,区别的关键是钱文字体。
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
天启通宝 天启通宝的价格
“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天启二年七月开铸当十大钱。天启五年十月,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
天启通宝历史背景 天启通宝名字的由来
并令各监开铸“天启通宝”而将徐寿辉所铸“天启通宝”贮于园寄所以为祥瑞。声称“天启”无道,并拒绝行用新铸的“天启通宝”。苏州人民的抗议得到周围各州、府声援,统统拒绝使用“天启通宝”钱。这次事件,是民间自发借故禁钱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十个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