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启通宝”是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执政期间铸造的,有50多个版别。 另外还有一种元朝“天启通宝”,直径3.4厘米,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
“天启通宝”是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执政期间铸造的,有50多个版别。单是币背面的文字,就有很多种,有纪局名、地名的户、工、高、浙、福、云、密、镇、府、院、新;纪重的有一钱、一钱一分、一钱二分等。天启钱有折二钱,但铸得不多。当十钱种类却很多,大小、轻重不一。因此有人认为明朝天启年间所铸的“天启通宝”,开启了我国古代钱币背面版式多样化的先河。
另外还有一种元朝“天启通宝”,直径3.4厘米,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徐寿辉迁都汉阳(今湖北武汉),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由于天启作为年号的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保存下来的更少,故此钱极为珍贵。
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只知道有明代“天启通宝”钱,而不太清楚元代也有“天启通宝”钱。元至正十一年 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徐寿辉迁都 汉阳(今湖北武汉),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有小平,折二,折三,面文楷书(折二又有见篆书者)书体端正,由于天启作为年号的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保存下来的更少,属珍罕名誉品之一。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
元朝“天启通宝”,直径3.4厘米,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
观察天启通宝钱币的形式、材质、制作:每遇需要作真伪鉴定的钱币,首先是观察天启通宝的形制、材质、制造方法是否符合历史客观情况,以此作为确定真伪依据之一。
元天启钱光背,而明天启钱背丰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户、浙、京、新等多种,纪值有二、十、十一两等,当然还是以光背为常见。此外,区别的关键是钱文字体。
“徐天启”受了元代至正钱的影响,钱廓略细,遗元钱风韵,而“明天启”钱廓显阔,这也是明代后期制钱的特点之一。“徐天启”为青铜质,略呈红色;而“明天启”绝大多数为黄铜质,略呈黄色,极少呈紫色。
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
天启通宝总体的铸造量非常大,而且铸局较多,版别很多很复杂,据统计版别大约有五十余种。其中,天启通宝背密十一两当十型大钱,为密云局所铸。此钱为天启当十钱中较为珍贵的品种之一,谱载定级皆较高,收藏价值也较高。
元-天启通宝 元天启通宝图片价格表
天启通宝这枚古钱币是有两个版本的,有明朝的天元宝和元朝的天启元宝。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这种类型的钱币是所有天启通宝中最为珍贵的一个品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天启通宝图片及价格 天启通宝收藏价值分析
在历史上有一种天启通宝,是徐寿辉起义之后建立了独立政权,改年号为天启。 对于天启通宝不太了解的藏家只知道明天启,忽略了徐天启,在收藏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遗憾。而明天启通宝的外部轮廓十分宽阔,字体很浓重,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
天启通宝价格表 天启通宝图片及相关介绍
元朝“天启通宝”,直径3.4厘米,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