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并令各监开铸“天启通宝”而将徐寿辉所铸“天启通宝”贮于园寄所以为祥瑞。声称“天启”无道,并拒绝行用新铸的“天启通宝”。苏州人民的抗议得到周围各州、府声援,统统拒绝使用“天启通宝”钱。这次事件,是民间自发借故禁钱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十个月之久。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司钥库在库中拣得元末徐寿辉所铸“天启通宝”数枚。管理(司钥库官名)不知何代之物,于是进至御前。熹宗见此钱勃然大怒:“年号是不应该重复前代的,这是怎么回事,当今年号是何人所拟?明日召来问个清楚!”左右亲近大臣对皇帝说:“是阁臣和翰林官所拟。”皇帝益加忿怒:“竟有这样的事!阁臣和翰林都是读书人,为什么读书而不知史?前代已有‘天启’之号,今又拟‘天启’为号,真是不学无术!”
第二天,皇帝的乳母客氏入见,见皇帝为发现徐“天启”而震怒,便阿谀献媚道:“贺喜皇上,恭喜皇上,这真是天降嘉兆,此是主钱源不绝也,是天启钱万寿无疆也!”皇帝转怒为喜:“借乳母吉言!”并令各监开铸“天启通宝”而将徐寿辉所铸“天启通宝”贮于园寄所以为祥瑞。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苏州农民首领周公顺为抗议官府暴行,组织农民打死明校尉官一名,被官府逮捕,并就地处决。这下可激怒了苏州百姓。百姓们自发行动起来,示威抗议。声称“天启”无道,并拒绝行用新铸的“天启通宝”。苏州人民的抗议得到周围各州、府声援,统统拒绝使用“天启通宝”钱。致使运往苏州、徐州、扬州等地的钱币大量积压。无奈又运回北京。官府感到事情非同小可,奏报熹宗,皇帝下诏,好言抚慰。各直省亦出示晓谕,民众情绪稍缓,钱方得行。这次事件,是民间自发借故禁钱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十个月之久。
“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天启二年七月开铸当十大钱。天启五年十月,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
“徐天启”受了元代至正钱的影响,钱廓略细,遗元钱风韵,而“明天启”钱廓显阔,这也是明代后期制钱的特点之一。“徐天启”为青铜质,略呈红色;而“明天启”绝大多数为黄铜质,略呈黄色,极少呈紫色。
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这是鉴别明“天启通宝”和元“天启通宝”钱最明显的特征。
可关于其钱文中“十一两”三字,却令许多新入门的藏友困惑,搞不清究竟该如何断句释读。 天启通宝背十一两钱中既有记值也有记重,廓上的“十”字意味该大钱记值十文钱,右边竖读“一两”二字表示该铜钱重量为一两,合起来就是该钱币“折十重一两”。
天启通宝总体的铸造量非常大,而且铸局较多,版别很多很复杂,据统计版别大约有五十余种。其中,天启通宝背密十一两当十型大钱,为密云局所铸。此钱为天启当十钱中较为珍贵的品种之一,谱载定级皆较高,收藏价值也较高。
天启背十一两密由于存世稀少,采集不易,故其版别研究也很少涉及。天启背府、背十一两密似开铸于天启二年。天启三年前为“铜七铅三”,天启三年贬为铜铅各半。十一两的版别特征,不可能不对十一两密产生影响。这是天启十一两密的共性。
天启通宝图片及相关介绍 天启通宝版别如何区分
“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天启二年七月开铸当十大钱。“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
天启通宝图案设计有什么特点 天启通宝铸造材料是什么
元天启钱光背,而明天启钱背丰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户、浙、京、新等多种,纪值有二、十、十一两等,当然还是以光背为常见。此外,区别的关键是钱文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