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显而易见,我们若以“纯熙”年号存续时间长短这一点来考虑其铸钱可能不可能,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尽管它存续时间短,但“纯熙”年号却是正式昭告天下的实实在在的皇帝年号,而有正式年号当有铸钱为证或者为标志。
我们知道,历史上大凡朝廷议及改元,皆乃皇朝帝业和国家之大事,其选择年号名称词组,需要有一个提出、选择、论证的过程,其绝非皇帝大臣某人脑袋瓜一拍,想到即行颁布。
因此,在从选择过程开始到确定下来,这需要一段时间,而确定下来后,按照中国历史上的基本做法,还必需要观星象选择黄道吉日,并等待这个吉日到来之时昭告天下,正式颁行新的年号。因此,每一新年号,实际上在向皇帝奏准后,到昭告天下,其间都有一个长短不等的等待时间。而新年号铸新的年号钱,不仅是历代之习,也是必为之行。是故,就完全可能存在新年号确定并奏准且还未昭告天下之时,钱局官炉即进入铸钱准备。由此一来,其铸期实际上是提前或者延长了,这也就是说,待年号正式颁布甚至还未昭告天下之前,官炉实际上已经准备停当,一旦昭告颁行,即行点火鼓铸,甚至之前已经铸出样钱。
显而易见,我们若以“纯熙”年号存续时间长短这一点来考虑其铸钱可能不可能,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此,在上述推论的基础上,我们说,纯熙元宝钱极有可能在纯熙年号昭告天下之前或者之时,就已经铸出了头批样钱,乃至行用钱,是完全有可能的,并无多大怀疑的空间(以木刻雕母为祖母钱,在范泥砂模铸材等皆齐备的情况下,对钱局来说是无需耗费多时而可达快速铸钱的)。此说乃其中之一矣。
其二,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由于纯熙年号存续时间太短,铸钱实在来不及。但是,尽管它存续时间短,但“纯熙”年号却是正式昭告天下的实实在在的皇帝年号,而有正式年号当有铸钱为证或者为标志。故,也可能存在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紧随其后的淳熙年号颁行后,补铸纯熙钱,以补其缺。而补铸,则无需考虑铸量,只要有一定量,乃至有头炉钱或者样钱即可。这也就可以解释纯熙元宝钱,为什么遗存罕少,发现很迟之原因了。
近年来江苏高邮出土一枚纯熙元宝小平铁钱,背上“同”。为纯熙元宝传世之孤品。在史料记载中最为常见的为铁钱,版式也比较多,除了铁母和隶书版的纯熙元宝之外,其他的版式留存于世的数量比较多。
无论是哪个朝代的货币,只要符合“纯熙元宝”无人知晓,世界上仅有数枚的条件,那这枚钱币将在拍卖市场中拥有极强的吸引力。
据业内专家介绍表示,所谓的纯熙元宝,指的是在纯熙年间打造的一款钱币。同样的读音,不同的意义,当然就会让这一款纯熙元宝的历史意义凸显。
淳化、雍熙皆为北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各取其中一字组成“淳熙”,以示对祖宗盛世的追慕和效法。加之铸量稀少,珍贵罕见,有人估算其存世数量不会超过二十枚,是当之无愧的南宋钱币大珍品,自然备受收藏家追捧。
据史料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乾道九年冬至,改明年年号为纯熙,仅仅六天之后改为淳熙,因此,“纯熙元宝背同钱”实际上只流通了6天。由于这枚铁钱前人谱录中从未见著述,故可参照资料甚少。一言以蔽之,银铜两锈质锈相凸显自然天成之相,锈色开门之珍品。
就在不久前,东北博友先后披露展示了其所藏的南宋“纯熙元宝背同”大钱。由于此形制纯熙元宝钱,之前诸谱未载,又加之纯熙年号存续时间极短,有泉友可能觉得很是迷茫。 首先,还是例行之辩锈识浆,以确认此钱本身的真实可靠性。 其次,审视其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