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纯熙”、“淳熙”虽音同意义却不相同。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因南宋朝廷唯恐用此年号会激怒金国而遂改“淳熙”,言欲“取法淳化、雍熙为义”,实乃托辞耳。是为“纯熙元宝”钱首次面世。背“同”意为舒州同安监所铸,该钱监位于现在的安徽省西南部。
“纯熙”是宋孝宗赵昚拟用的年号。《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十二“乾道九年十一月戊戌”条载:“诏以明年正月朔为淳熙元年。初,诏改元纯熙,寻以取法淳化、雍熙为义,改元淳熙。”这说明在乾道九年十一月以前已下过改元“纯熙”的谕旨,后来因考虑到要取法宋太宗,将他所用的年号“淳化”、“雍熙”中各取一字,拼成“淳熙”,作为年号。“纯熙”、“淳熙”虽音同意义却不相同。
“纯熙”一词原本出自《诗经·周颂·酌》中的一句:“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这是叙述武王伐纣的《大武》乐歌之一,是歌颂武王功绩的诗篇。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因南宋朝廷唯恐用此年号会激怒金国而遂改“淳熙”,言欲“取法淳化、雍熙为义”,实乃托辞耳。
1985年江苏高邮大运河出土一枚“纯熙元宝”小平铁钱,背上“同”。是为“纯熙元宝”钱首次面世。“纯熙”年号虽未实行,但孝宗已于乾道九年戊戌日之前下谕改明年为“纯熙”元年,有关部门自然要准备铸造新的年号钱。古代通讯、交通不便,由于没有及时得到再次改元“淳熙”的谕旨,有些钱监已经开始铸造行用钱。这就是“纯熙元宝”背“同”小平铁钱的由来。背“同”意为舒州同安监所铸,该钱监位于现在的安徽省西南部。
这枚折五型“纯熙元宝”钱,窄缘细郭,钱文楷书旋读,背穿上有一仰月纹。另外,笔者还藏有一枚“纯熙元宝”背上“同”小平钱,亦为窄缘细郭,钱文楷书旋读。两钱书法如出一辙。笔者这些精整钱币均为失蜡法铸造,实为铸钱前期准备阶段的钱币样式。其实笔者对这类钱币早有认识,近来通过展示这些钱币笔者也在认真研究它们与钱谱所载钱币的关系,进一步积累资料。待条件成熟后再一并论证。
近年来江苏高邮出土一枚纯熙元宝小平铁钱,背上"同"。为纯熙元宝传世之孤品。根据文献记载推算,从乾道癸巳冬至宣天下改元纯熙起,到甲辰日重改年号"淳熙"止,前后历时共六天,其年号使用之短暂,堪称中国历史之最。
据业内专家介绍表示,所谓的纯熙元宝,指的是在纯熙年间打造的一款钱币。同样的读音,不同的意义,当然就会让这一款纯熙元宝的历史意义凸显。
据业内专家介绍表示,所谓的纯熙元宝,指的是在纯熙年间打造的一款钱币。同样的读音,不同的意义,当然就会让这一款纯熙元宝的历史意义凸显。
淳化、雍熙皆为北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各取其中一字组成“淳熙”,以示对祖宗盛世的追慕和效法。加之铸量稀少,珍贵罕见,有人估算其存世数量不会超过二十枚,是当之无愧的南宋钱币大珍品,自然备受收藏家追捧。
就在不久前,东北博友先后披露展示了其所藏的南宋“纯熙元宝背同”大钱。由于此形制纯熙元宝钱,之前诸谱未载,又加之纯熙年号存续时间极短,有泉友可能觉得很是迷茫。 首先,还是例行之辩锈识浆,以确认此钱本身的真实可靠性。 其次,审视其铸体。
显而易见,我们若以“纯熙”年号存续时间长短这一点来考虑其铸钱可能不可能,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尽管它存续时间短,但“纯熙”年号却是正式昭告天下的实实在在的皇帝年号,而有正式年号当有铸钱为证或者为标志。
纯熙元宝价格还会上涨吗 纯熙元宝收藏注意事项
不同的学者对这类“纯熙元宝”给出了不同的注解,但漏洞依然存在,直到货币史学家叶世昌提出“纯熙元宝”属于孝宗朱佑樘的年号,并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资料,这枚钱币才正式确定了身份。
纯熙元宝钱文字体鉴赏 纯熙元宝流通了多长时间
“纯熙元宝”铁钱背穿上“同”字,系纪铸造监名,表明此钱是由淮南西路舒州同安监所铸。地处安徽的舒州同安监行动非常迅速,在接到改元“纯熙”诏令后,便率先铸造出了少量“纯熙元宝”背“同”小平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