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发现的钱币只有元德和大德。大德通宝小平钱极其罕见,有说世存仅两枚,恐未必。小平钱中以楷书钱文的为希罕,称为“上海版”,钱文四字无隶书味道,故图中所示之大德通宝正是此版。尚有一种昌字为楷书版,称为“楷昌版”,此版出自西安,存世较少见。
大德通宝铸于西夏崇宗大德年间(1135-1139)。崇宗李乾顺的年号中有三德,即元德、正德、大德。目前发现的钱币只有元德和大德。大德通宝小平钱极其罕见,有说世存仅两枚,恐未必。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钱、折二、折三等。蒙文为折三型。光背无文。传世大都为小型供养钱,直径小于24毫米,文字拙劣。官铸钱,文字规范,深峻,厚重。少见。
汉字体的西夏钱币按照年号分,目前已经发现有八种,这些钱币的书体均为楷书,分别为“大安”、“大德”、“元德”、“天盛”、“乾佑”、“天庆”、“皇建”、“光定”。在这些钱币中除了“元德重宝”为折二钱外,其余都是小平钱。西夏铸造的钱币大都比较精美,而且书法俊逸、流畅。
钱谱记载西夏至元代时期“大德通宝”有两种年号钱:一种是西夏崇宗大德年间(1137—1139年)铸的;另一种是元代成崇大德年间(1297—1307年)铸的。
据传,大德通宝凭证铸造地概略可分为西安版、襄阳版、上海版三种,与李自成起义的概略蹊径相对应。小平钱中以楷书钱文的为希罕,称为“上海版”,钱文四字无隶书味道,故图中所示之大德通宝正是此版。尚有一种昌字为楷书版,称为“楷昌版”,此版出自西安,存世较少见。折五钱中凭证“永”字的写法差异,可分为“点永版”与“二水永版”,其中二水永版多见于折五钱。世传以“上海版”大德通宝为稀见,此钱连忙此版无疑,存世较少的缘故原由也与李自成短暂占领上海有关,由于农民起义军政权的特殊性,故此类钱币颇受泉界青睐。同时,作为甲申之变时期的产物,它见证了明亡清兴一系列主要历史事务的发生,具有主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所以铁木真称汗后,想建立一个大蒙古帝国,超过中国的历朝皇帝。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甚至论定大朝通宝是臆造品。大朝通宝钱是蒙古汗国早期铸币的观点才为钱币学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 蒙古汗国是蒙古族首领铁木真建立的汗国。因此蒙古人又称自己为苍狼和白鹿的后代。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汗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制定军事、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并开始铸造钱币—大朝通宝。所以铁木真称汗后,想建立一个大蒙古帝国,超过中国的历朝皇帝。
十二世纪时蒙古族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但仍受金的统治。金与南宋连年战争统治力量削弱下来加上政治腐败给了蒙古族以崛起的机会。有些新翻铸的伪钱,振声坚脆,有称之为火候很强。有的将伪钱故意搞出裂缝,再用胶汁粘合使振声相当破哑,与真钱的哑涩还是有区别。
宋代钱币一般是每换一次年号就新铸一种钱,其铸量、种类之多,为历朝罕有。自南宋淳熙七年开始,钱背以数字纪年,钱文书体也逐渐以宋体为主。 宋钱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版别多,如宣和、政和共有数百种版别。其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
1、确定投资古钱珍宝币的心态。谈到投资运作,众行家认为,古钱珍宝币有保值性强的特点,精心收藏有利无害。因此,古钱珍宝币收藏爱好者应在收藏铜钱的同时,重视收集铁钱和铅锡钱。这种“一刀平五千”目前收藏市场的价位已经达到0.8万~1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