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此,蒙古汗国开国钱币大朝通宝,借用金世宗年号钱,大定通宝字体铸造。 大朝通宝古钱,由于存世量少,历来争议颇多,有学者认为它是元初所铸的钱,也有学者存在不同意见。
开国钱币定名大朝通宝就不言而喻了。不过,也只有成吉思汗这种自我激励,激扬压倒敌国的气势,才有了1219年蒙古军队的第一次西征,攻灭了花刺子模王朝,在喀勒喀河打败了斡罗斯和钦察联军,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大朝通宝借用了大定通宝钱币的字体,是成吉思汗受金世宗的影响而形成的。成吉思汗1162年出生时,恰是金世宗即完颜雍,于正隆六年(1161年)废帝(完颜亮)大举攻宋,他在辽阳即位,年号大定的第二年。
金世宗在位28年,争取汉族地主支持,又加强猛安、谋克权力,扩大了女真族占有的土地,强化了女真族的统治地位,人称“小尧舜”,堪称一代明主。成吉思汗青年时期佩服金世宗扩张本民族土地的做法,同时,金国钱币以精美著称,铜质优良,文字清秀,大定通宝仿宋徽宗的瘦金体,也是金代钱币的佼佼者。为此,蒙古汗国开国钱币大朝通宝,借用金世宗年号钱,大定通宝字体铸造。但是,大朝通宝借用了“大、通、宝”3个瘦金体,而朝字则非瘦金体,说明了元承金制,但在汉化的程度上并不像金人比较崇尚汉文明。
大朝通宝作为蒙古汗国开国钱币铸行后,至1260年之后中统通宝发行时停铸,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推行八思巴文,1285年铸行至元通宝后,大朝通宝退出流通领域。笔者收藏这枚传世大朝通宝银钱为汉文直读,银币表面氧化,形成黑色包浆,银质很好,声音纯正。钱币直径22.8毫米,穿孔5.3×5.5毫米,厚1.4毫米,重4.1克,外郭部分磨损严重,内穿整齐,虽然该钱制作粗疏不精,但是文字雄浑、自然,遗憾的是,该钱币经过近800年岁月沧桑,背文已经模糊难以辨认。
大朝通宝收藏价值
大朝通宝,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存世极少,铜质更罕见。属中国古泉五十名珍。
大朝通宝古钱,由于存世量少,历来争议颇多,有学者认为它是元初所铸的钱,也有学者存在不同意见。直到1986年,宁夏维修位于银川市西北约50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始建于西夏中晚期的拜寺口双塔时,在清理西塔塔刹时发现了一枚与元代早期文物一起贮藏的银质大朝通宝,该钱的铸造年代为蒙古汗国时期才得到论证。
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铸钱币,时蒙古尚无国号,游牧民族而自号大朝,故铸钱文曰大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径2.2厘米,重2.7克。制作粗劣疏,建国后很少出土。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4500元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4000元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8000元
大朝通宝真品价格 蒙古入驻中原以前铸造的钱币,当时没有国号。游牧民族自己称之为所大朝,钱比表面。大定通宝字体模仿宋徽宗的瘦金体,也是金代钱币中的佼佼者。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所以铁木真称汗后,想建立一个大蒙古帝国,超过中国的历朝皇帝。 大朝通宝借用了大定通宝钱币的字体,是成吉思汗受金世宗的影响而形成的。
大朝通宝是蒙古汗国早期铸币的观点,目前已渐成为钱币学界的共识,但对其铸主、用途、铸造流通情况等问题仍众说纷纭,难衷一是。
结合历代的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找出一些可循的、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从而归纳总结出古钱鉴定中的一般性规律。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
圆形方孔钱中铜制最多,远远多于银制,使得银钱成为了稀有珍品。然而,有一种钱币恰恰相反,它就是蒙古汗国大朝通宝,铜钱比银钱更珍贵。
《辽史太祖本纪》实际上就是天帝之子阿保机,到人世拯救北方各族人民,与各种邪恶势力战斗,并取得胜利,最后成神升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