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葬事筹备处在几百份陵墓设计方案中,选中了青年建筑设计师吕彦直的方案。整个建筑群占地130平方公里,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画面主图为中山陵墓纪念堂正面图,上端飘带中列“孙总理国葬纪念邮票”几字,一般称为“国葬纪念”票。
邮票介绍:
1925年2月12日,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病逝。葬事筹备处在几百份陵墓设计方案中,选中了青年建筑设计师吕彦直的方案。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和墓室等。整个建筑群占地130平方公里,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本套邮票共4枚。画面主图为中山陵墓纪念堂正面图,上端飘带中列“孙总理国葬纪念邮票”几字,一般称为“国葬纪念”票。孙中山奉安原定于1929年3月1日举和地,纪念邮票已印好并发往各地;后来奉安典礼改为6月1日,邮票发行也相应延期到奉安前两天。但有的地区对国葬易期消息知道较晚,于3月1日已将纪念票出售,于是人们便见到了3月4日成都寄北平贴有“国葬邮票”的头寄封。与此同时,邮政当局还特制纪念邮戳,供集邮爱好者加盖。因此这次奉安曲伫望民,兼用责任中邮戳:一种是首日戳,即纪念票发行的第一天印盖的;一种是纪念戳,即6月1日奉安典礼举行日加盖的特制邮戳。
发行日期:1929.5.30(民国18年)
齿孔度数:14
印刷版别:雕刻版
图幅:30x24
全张枚数:100(10x10)
设计、雕刻:格兰
印刷:北京财政部印刷局
(1) 中山陵纪念堂 1分 桔黄
(2) 中山陵纪念堂 4分 橄绿
(3) 中山陵纪念堂 1角 蓝
(4) 中山陵纪念堂 1元 红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邮政最初设计以中国地图为主图的邮票,后因袁世凯要印本人肖像邮票而停印。两套从 1分至5元各为12枚,面值与刷色均相同。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遭受日本殖民地统治五十年的台湾省才归还祖国,1945年10月25日在台湾举行受降式。1947年中华邮政发行“台湾光复”纪念邮票2枚。主图为台湾地图。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时,蒋介石就任国民党政府主席。主图为蒋介石像。 民国32年8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后,经中国国民党第5届中央委员会第11次全体会议议决,推举当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公中正继任,于民国32年10月10日就职。
1943年,美国、英国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平等新约”,“废除”了在中国的某些已为日本夺去而不存在了的特权。1945年,中华邮政为此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主图为中国地图、蒋介石像及中、美、英国旗。纽约美国钞票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另以胶版套印国旗红蓝2色。
发行日期:1912.12.15. 齿孔度数:14. 全张枚数:100. 设计、雕刻:赫琪、格兰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于民国32年8月1日在重庆逝世,举国哀悼。纪念票印以林故主席遗像为中心图案,另加国徽及彩色边框。于林故主席逝世2周年纪念日发行。
民纪21 国民大会纪念邮票
1946年,中华邮政为国民党政府召开的所谓“国民大会”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主图为南京国民大会堂。后来决定于民国35年11月12日举行,又延期到15日,在南京国民大会堂正式揭幕,出席代表1300余人,讨论宪法案,于12月25日全部修正通过。
民纪14 中国国民党五十年纪念邮票
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倡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从兴中会创立算起,到1944年为五十周年。票面以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遗像为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