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邮政最初设计以中国地图为主图的邮票,后因袁世凯要印本人肖像邮票而停印。两套从 1分至5元各为12枚,面值与刷色均相同。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邮政最初设计以中国地图为主图的邮票,后因袁世凯要印本人肖像邮票而停印。数经争议改为同时发行两套纪念邮票:一套印孙中山先生像,称“光复纪念”邮票;另一套印袁世凯像,称“共和纪念”邮票,合称“光复”、“共和”纪念邮票。1912年发行。两套邮票各12枚。两套从 1分至5元各为12枚,面值与刷色均相同。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布逊位,结束了其260多年的统治,汉民族的主体地位重新得到光复。本套邮票就是为纪念这一事件而设计发行的。
全套邮票共12枚,每枚邮票的中心均为孙中山头像。这12枚邮票,面值从1分到5元。其中面值2元那枚罕见,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雕刻钢版印刷。此套邮票为中华邮政的第1套纪念邮票。中华民国成立后,计划先发行2大邮票:第1套为“光复纪念”,以孙中山先生肖像为主图;第2套“共和纪念”,以中国地图为主图。光复纪念邮票发行时,正值袁世凯窃取政权。此票流传较少,较珍贵。
此套邮票较贵重者:(1)2元票(黄棕),市场价新票每枚2200元,旧票每枚1400元。(2)5元票(灰),市价新票每枚800元,旧票400元。
发行日期:1912.12.15(民国元年)
齿孔度数:14
印刷版别:雕刻版
图幅:29.5x22
全张枚数:100(10x10)
设计、雕刻:赫琪、格兰
印刷:北京财政部印刷局
(1) 孙中山像 1 分 桔黄
(2) 孙中山像 2 分 黄绿
(3) 孙中山像 3 分 蓝绿
(4) 孙中山像 5 分 玫紫
(5) 孙中山像 8 分 棕
(6) 孙中山像 1 角 蓝绿
(7) 孙中山像 1角6 分 橄绿
(8) 孙中山像 2 角 红棕
(9) 孙中山像 5 角 深绿
(10) 孙中山像 1 元 深红
(11) 孙中山像 2 元 黄棕
(12) 孙中山像 5 元 灰
1978年3月20日,清代政府批准海关扩大办理邮务。因此,中华邮政以3月20日定为邮政纪念日。1948年为纪念我国开办现代邮政及首套邮票发行七十周年,在南京、上海举办邮票展览会。有齿票和无齿票各两枚,刷色略有不同。
1949年为万国邮联成立七十五周年。许多会员国都发行邮票纪念。我国为万国邮联成员国,也事先筹备印刷。但因当时邮资飞涨,故不印面值,邮票印竣时,上海即将解放,因此将邮票全部运往广州,由广州南京印刷所用黑色加盖银圆面值出售。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华民国时期规定每年8月27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为教师节。1947年,中华邮政发行教师节纪念邮票一套。 此项邮票原定于教师节发行,500圆票先以胶版印制,如期发售。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战场节节败退,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国民党政府内迁到重庆。1947年,中华邮政发行纪念邮政一套。民国35年4月30日国民政府正式颁布还都命令,5月4日蒋中正飞抵南京,政府各首长亦先后抵达,5月5日起国府正式在南京恢复办公。
1945年,中华邮政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特发行纪念邮票一套。 孙中山先生于民国14年3月12日,因肝病在北京逝世,嗣移灵国葬于南京紫金山,至民国34年3月12日为20周年,以其于13年冬途经天津时所摄肖像为图案,发行纪念邮票1套。
1930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病亡。1933年,中华邮政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主图为谭延闿像。票面中央印谭院长遗像,上端左右2角分印数值,像下横列篆书「谭院长纪念邮票」7字,别无其他花纹文字,图案简洁。
民纪22 国民政府还都纪念邮票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战场节节败退,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国民党政府内迁到重庆。1947年,中华邮政发行纪念邮政一套。民国35年4月30日国民政府正式颁布还都命令,5月4日蒋中正飞抵南京,政府各首长亦先后抵达,5月5日起国府正式在南京恢复办公。
民纪14 中国国民党五十年纪念邮票
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倡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从兴中会创立算起,到1944年为五十周年。票面以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遗像为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