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由南京、上海、北平、广州、汉口各邮局发售少量外,余均照票面值售与该团,由该团加价转售于集邮人士,所得盈余,即作为补助该团之经费。
邮票介绍:
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博士(Dr.SvenHedin)来华,与徐炳昶、刘半农教授等,组织西北科学考查团,前往蒙古、新疆、甘肃等地考查文化古迹。因经费不足,由国立中央研究院于民国18年3月18日以第412号公函洽准交通部,特为发行纪念邮票1套。除由南京、上海、北平、广州、汉口各邮局发售少量外,余均照票面值售与该团,由该团加价转售于集邮人士,所得盈余,即作为补助该团之经费。
纪念票图案为北平故宫博物院所藏元代名画「平沙卓歇图」,票图内除刊「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外,并刊该团拉丁文名称及1927—1933该团预定考查之年限。画家姓名不详,原画横23.9公分,纵20.4公分,绢本,水墨设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发行日期:1932.6.3(民国21年)
齿孔度数:14
印刷版别:雕刻版
图幅:24x30
全张枚数:100(10x10)
印刷:北京财政部印刷局
1920年12月,交通部编译员鲍锞在编辑《邮政创设年数大略》时指出:邮政奉谕开办即将二十五周年,拟请发行纪念邮票。中华国家邮政是于清朝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光绪皇帝批准后开办,到1921年3月20日,刚好25年。
1947年,中华邮政为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新宪法”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主图为国民大会堂。 民国35年11月15日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12月25日通过中华民国宪法。
1946年,中华邮政为国民党政府召开的所谓“国民大会”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主图为南京国民大会堂。后来决定于民国35年11月12日举行,又延期到15日,在南京国民大会堂正式揭幕,出席代表1300余人,讨论宪法案,于12月25日全部修正通过。
葬事筹备处在几百份陵墓设计方案中,选中了青年建筑设计师吕彦直的方案。整个建筑群占地130平方公里,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画面主图为中山陵墓纪念堂正面图,上端飘带中列“孙总理国葬纪念邮票”几字,一般称为“国葬纪念”票。
1936年中华邮政为1896年开办国家邮政四十周年发行纪念邮票一套。 我国邮政自民前16年3月20日起正式开办,到民国25年3月20日40周年,特发行纪念邮票1套,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 1元 ,南京交通部大厦,当时邮政总局设在内,两旁以邮筒作框。
1930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病亡。1933年,中华邮政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主图为谭延闿像。票面中央印谭院长遗像,上端左右2角分印数值,像下横列篆书「谭院长纪念邮票」7字,别无其他花纹文字,图案简洁。
民纪6 国民政府统一纪念邮票
国民政府继承国父遗志,为肃清反革命势力,完成国民革命,民国15年7月9日于广州誓师北伐,蒋公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率军北上,民国17年全国统一。纪念邮票以蒋总司令肖像、嘉禾及青天白日国徽为图案。
民纪16 平等新约纪念邮票
1943年,美国、英国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平等新约”,“废除”了在中国的某些已为日本夺去而不存在了的特权。1945年,中华邮政为此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主图为中国地图、蒋介石像及中、美、英国旗。纽约美国钞票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另以胶版套印国旗红蓝2色。
民纪10 新生活运动纪念邮票
1936年,为宣扬国民党政府鼓吹的,以“礼、义、廉、耻”为口号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中华邮政发行纪念邮票一套。 1元 中绘灯塔1座,塔光外射,塔身刊「礼、义、廉、耻」4字,塔下绘新生活运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