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永历通宝,乃明末南明桂王政权之铸币。永历通宝钱铸行量较大,铸行时间亦较长,独具风格的所谓“滇派”铸钱的始祖,其影响较为深远,后来的“利用”、“昭武”、“洪化”诸钱,皆受其风格影响。
永历通宝,乃明末南明(公元1644—1683年)桂王政权之铸币。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破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清入主中原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了抵抗满清的地方政权。其共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历39年。永历通宝钱铸行量较大,铸行时间亦较长,独具风格的所谓“滇派”铸钱的始祖,其影响较为深远,后来的“利用”、“昭武”、“洪化”诸钱,皆受其风格影响。相对而言,永历钱铸制较粗,然用料十足,黄、红二铜为主要材质。
阅谱可知,永历通宝钱有较多版式,其大小有别,钱式既有光背,又有若干背文式,如”工“、”户“、”定“、“国”、“辅”等十余种,以及纪值“五厘”、“壹分”,等等。形制上看,其大小不等,从小平钱到大钱皆有。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
第一种类型是永历政权在其直接控制下的广西、广东及周边邻近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钱。除“定”、“国”、“留”、“粤”、“辅”、“明”多见外,其余字均少见,其中背“府”字钱目前仅见数枚,且钱币学界对其真伪尚存争议。
观永历通宝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 看永历通宝铸币铭文: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
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永历通宝”背御300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20元,在经过45次出价后,最后以1220元的价格成交!
永历通宝历史背景 顺治三年11月,福建的唐王隆武帝朱聿键兵败身亡后,南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湖广总督何腾蛟等人拥立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11月18日在广东肇庆即皇帝,定年号为“永历”,并开铸“永历通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