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亡后,其残余势力又先后在南方各地建立了小朝廷,史称“南明”。李定国不敌清军,拥永历帝入缅。永历帝为缅人扣留。顺治十八年缅人尽杀南明从官,将永历帝及其宫眷25人献给清平西王吴三桂。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灭亡。明亡后,其残余势力又先后在南方各地建立了小朝廷,史称“南明”。顺治三年(1646年)11月,南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拥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即帝位,年号“永历”,开铸“永历通宝”钱。
其时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孙可望部屯兵云贵,与永历帝联合抗清,桂王政权一度稳定。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清军进入云南,永历帝任命李定国为招讨大元帅,率军抗清。李定国不敌清军,拥永历帝入缅。永历帝为缅人扣留。
李定国屡以兵攻缅索王,不得。顺治十八年(1661年)缅人尽杀南明从官,将永历帝及其宫眷25人献给清平西王吴三桂。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缢杀永历帝于昆明,李定国闻讯愤懑而卒,南明灭亡,“永历通宝”钱也停止铸造。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
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永历通宝”背御300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20元,在经过45次出价后,最后以1220元的价格成交!
除“定”、“国”、“留”、“粤”、“辅”、“明”多见外,其余字均少见,其中“府”字钱目前仅见两枚。 第二种类型是李定国、孙可望在云贵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钱,以背有“五厘”、“壹分”字样的折银钱为主。“五厘”、“壹分”是对银作价,故称折银钱。
永历通宝钱背文不同文字钱较多,因此,就之前的主流泉谱所载来看,就很难说已经将其时实铸之各式都全部录载了。检点愚帐中所藏,即有一品“永历通宝背府”钱,未见谱载,收藏实践中亦是甚为罕见。
永历通宝历史背景 顺治三年11月,福建的唐王隆武帝朱聿键兵败身亡后,南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湖广总督何腾蛟等人拥立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11月18日在广东肇庆即皇帝,定年号为“永历”,并开铸“永历通宝”钱。
永历政权存在时间稍长,有16年,永历帝所铸之钱,即为永历通宝。 据《云南货币简史》记载:永历四年至五年孙可望接受永历政权敕封为秦王,在贵阳兴建“行宫”,迎接永历帝移驾贵州安龙府,并在贵州遵义设“永历钱局”铸造永历通宝。
永历通宝背一分价格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南明时期,因国家骤乱,铜钱错杂,物价朝升夕降,难以稳定,民众皆舍铜用银。由于当时的清军已经入关多年,导致当时社会动荡,物件不稳,钱币不统一,《永历通宝》存世量稀少,臻品难求,此枚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永历通宝版别 永历通宝版别及价格多少
第一种类型是永历政权在其直接控制下的广西、广东及周边邻近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钱。由此看来,发现后立即停铸。因此,发行量十分稀少,据悉,这枚钱币,不仅钱谱未曾登载,而且至今也没有发现相关报道,故显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