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2”邮票的设计人员总共罗列出六位,他们分别是:夏中东、陈晓聪、邵柏林、孙传哲、张克让与万维生。惟有对夏中东只字未提。他怎么能成为“文”2邮票的“首席设计人员”的呢?
文2”邮票的设计人员总共罗列出六位,他们分别是:夏中东、陈晓聪、邵柏林、孙传哲、张克让与万维生。除了夏中东,其他五位都是集邮者相当熟悉的设计家了,1980年复刊后的《集邮》杂志在21年里都对他们作了专题介绍,包括早已调离邮票发行局的张克让,有的甚至不止两次。惟有对夏中东只字未提。那么夏中东究竟是何许人?他怎么能成为“文”2邮票的“首席设计人员”的呢?
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爆发的时候,夏中东是北京邮票厂的制版工人。当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普通工人就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而工农兵是“文化大革命”的“主力军”,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受到极大的重视,任何人都害怕落一个“反对工人阶级”的恶名。比如“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送往北京邮票厂印刷的时候,有工人提出应该增加与“当前文化大革命有关的毛主席语录”时,邮票发行局立刻照办,丝毫不敢怠慢,立刻重新设计,增加了三枚。文革初期全国处于一种无政府或半无政府状态,似乎邮票厂每个工人身上都配有一把看不见的尚方宝剑,可以随意地对邮票发行局和邮票厂的领导发号施令或提这提那。就在这种无政府主义和半无政府主义的极不正常的状态下,夏中东被推上了时代的潮头。
1967年初,夏中东主动设计了一套题为《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的纪念邮票,在时间上是与“文1”同时进行的。从这个角度说,他是“文”字票设计第一个新人。他充分利用了自身制版工作的条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社会上时尚的各种现成的“文革”政治宣传画作为对象,剪贴拼配出4幅邮票图稿,分别为“中共八届十一次全会公报摘要”、“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和红卫兵在一起”,后三枚均以毛泽东图像作为主图。
第一枚虽然设计难度最低,但印刷难度却是最大的,因为是影雕套印,那么多的文字要雕刻。1966年12月在纪122“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的先驱———鲁迅”邮票中对第一枚“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使用了影雕套印,担纲雕刻的是孔绍惠,尽管雕刻得十分完美,但由于143个字极为密集,印刷技术难尽人意,黑褐色的字体很难完整地印刷在鲜红的底色上,多次出现文字缺胳膊少腿的现象,结果重刻了三次,邮票拖到了1967年的1月才印出成品,所以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纪122”1966年12月31日的首日封肯定是假的。由于取得了经验的孔绍惠继续担任了“文2”第一枚“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摘录”的密集文字邮票的雕刻,在淡化了语录后面的底色后,影雕印刷取得了成功。
在那个争相向毛泽东表忠心的时代,邮票发行局当然也坐不住了,于是陈晓聪、邵柏林、孙传哲、张克让与万维生等设计室的工作同志,利用当时新华社和《人民画报》发表的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新闻照片,剪裁和设计成四幅邮票图稿,并一一标出了当时最响亮的“四个伟大”的政治口号。就这样两组邮票合二为一,成了一套。从现在的角度看,夏中东设计的四枚并不比专业的设计人员们差。
这套邮票虽然是在1968年5月1日发行的,但由于印量太大,达到1000万枚(在此之前的纪特邮票的印量大多没有超过600万),因此邮票是陆陆续续下发的,记得我当时在海防前线的厦门是先买到的第2枚“四海翻腾”和第5枚“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两组各一枚。从目录上看,1至5枚是5月1日发行的,而后三枚是9月发行的。
水浒传小型张是我国在1999年发行的一套四大名着古典纪念邮票中的一枚,水浒传小型张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情况,而且现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的四大名着非常有名,所以现在水浒传小型张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投资项目。
图案在人民币的左边。人民币的上面是它的发行部门。在纸币收藏市场初具规模的这几年来,这枚53年1角纸币价格越窜越高,成为第二套人民币的一匹强势黑马。
在过去发行的邮票当中,《太湖》特种邮票作为一种自然风光题材的品种,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这枚太湖小型张。1995年,我国将太湖的美丽景色用邮票的形式完美的展现了出来,发行了这套《太湖》特种邮票,它一共包含5枚邮票以及一枚小型张。
《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运动》纪念邮票版票
4月9日上午,来自广东省各地的近百名生肖集邮爱好者齐聚深圳,参加生肖集邮研究会广东分会、广东省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大会。陈绍华为本次活动设计纪念封和纪念戳各一枚。
但凡90年代集邮的人对桂花无齿小全张一定不会陌生,并且在许多年以前许多人都有过想拥有一枚的冲动,但由于价格昂贵,最终只能放弃。每次赵涌出现桂花无齿张都会吸引不少竞拍者,可见桂花无齿张的魅力犹存,未来其升值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