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上海供应处交商以楷字加盖黑色「限新省贴用」5字,横行盖于国徽与国父像之间。 此票系分次发行,将其加盖全张枚数及发行日期列表为下:。 普新8.10-8.13 200 民国29年12月3日
由上海供应处交商以楷字加盖黑色「限新省贴用」5字,横行盖于国徽与国父像之间。
此票系分次发行,将其加盖全张枚数及发行日期列表为下:
无水印
普新8.1 200(20*10) 民国30年2月3日
普新8.2 200(20*10)
普新8.3-8.4 200(20*10) 民国32年 1月18日
普新8.5-8.9 50(10*5) 民国29年12月 3日
有水印
普新8.10-8.13 200(20*10) 民国29年12月3日
1945年由重庆中华书局用5号仿宋体铅字,在原票上以黑色加盖横行「限新省贴用」5字。[P]重庆中华书局。
1943,6号宋体字机盖,200,[P]四川成都印刷厂。
1915,楷体字机盖,除最后一枚50,其余为200,[P]北京财政部印刷局。民国4年停印纸币,票价渐高,至民国7年竟与现银无异。民国8年边患又起,纸币增发,票价又落至1/3,每百元国币合新币260元,继续维持达10余年之久。
(一)伦敦加盖,七枚。 (二)上海加盖,一枚。 1938,楷体字机盖,200。
(一)伦敦加盖,七枚。 1932年,楷体字机盖,分字票200,圆字票50。 1、「新」字地「斤」旁第2笔较短。 2、「贴」字第5笔1小横不出头。 2、「贴」字贝部最后1点与其上端之「目」字分离。 3、全部字体较大。
1916,楷体字机盖,圆数票(后五枚)50,前17枚为200,[P]北京财政部印刷局。 由财政部印刷局以楷字浇版,加盖「限新省贴用」5字,圆数票红色,余均黑色,直行盖于票面中央,长约15.5公厘。「限」字移正,通称「新省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