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票中人物神情的刻画上,注重体现黄梅戏名家神韵的面部表情,设计者通过参考著名表演艺术家演出的影像资料,不断对人物五官进行修改,令3枚票中5个人物眉目传神,生动形象。
我国第一套采用数字中国画形式设计的邮票《黄梅戏》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设计优势十分明显,不仅给人一种当代审美的趣味也兼具了黄梅戏应有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的画面效果。
1.色彩基调烘托效果。设计者用数字中国画的技法,精心描画了人物艳丽多彩、恰当得体的服饰衣纹,经过处理,又增加了其色彩的厚重感和层次感。票中清新艳丽的人物风格和色彩处理,加上背景的淡彩烘托,使得《黄梅戏》邮票的戏曲效果十分出彩。
2.角色面容表情丰富。在对票中人物神情的刻画上,注重体现黄梅戏名家神韵的面部表情,设计者通过参考著名表演艺术家演出的影像资料,不断对人物五官进行修改,令3枚票中5个人物眉目传神,生动形象。比如第2枚邮票中的女驸马,其面部刻画,既有女性的特质,又有驸马的高贵。第3枚打猪草中,男女两童对视、对唱,活泼可爱。
3.戏份凸显人物角色。邮票画面明确了戏份,重点就是凸显人物角色。设计者参考了众多名家的表演,将画面人物定位为按照传统黄梅戏章法扮戏的当代青年演员,以发型、面妆以及肢体语言等充分体现其历史、文化传承的特征,以人物的五官比例、位置、肤色和手势等传达出当今的审美意趣。票中的人物形象,既能准确地体现出黄梅戏应有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又能适合新世纪的人们较为普遍的审美习惯。在人物的身姿上,使其达到一种多元化之美,充分体现出戏中的人物角色。
4.画面充分显示戏份。《黄梅戏》邮票自然要体现戏的特点,使各种应用到画面中的视觉形象都合理地融为一体。设计者在画面内容上十分注意细节的刻画,重点抓住每一出戏的某一服装或道具特色,如女驸马人物身上的蟒袍、头上的宫花和腰间的玉带,都以云龙为主题花纹;天仙配中人物手拿油纸伞;打猪草中人物身背竹篮,这些标志性细节意在点明剧目,体现了戏份,引起观者的共鸣。全套邮票从画面人物形象,到每枚邮票舞台化的背景,都充分体现了戏份。
T109哈雷彗星回归邮票 为纪念哈雷彗星时隔76年重返地球,我国邮电部于1986年4月11日发行《1985—1986哈雷慧星回归》特种邮票,全套1枚。
Apr-07绵竹木版年画(小全张)邮票也是值得大家收藏的一枚邮票,绵竹木版年画是国家邮政局在2007年2月10日发行的,这一套共计四枚邮票,总面值4.80元。
文17向老农学习是文革邮票中的一枚,1969年10月1日,为了宣传知识青年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国庆20周年之日发行一套《知识青年在农村》“文”字头邮票,全套4枚。
葫芦兄弟特种邮票于2020年6月1日发行,发行共一套6枚,这六枚邮票分别的名字为七色葫芦、梦窟迷境、绝路逢生、水火奇功、巧夺如意、七子连心。该套邮票计划发行量为750万套,由背景邮票厂印制。
《包公》系列邮票包括特种邮票1套2枚,分别绘制了掷端砚、铡美案,套票面值为1.2元+1.2元,小型张为包公像,面值为6元,全套邮票面值为8.4元。包公邮票套票的价格普遍在3元左右,相比2.4元的发行价,有所上涨。
《龙虎山》特种邮票将于今年7月27日在全国发行,为建市三十周年献礼,在所有以江西题材发行的邮票中,小型张的发行在全省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