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邮票,一张邮票很好的反应出端午节的文化。 2010年11月12日发行的《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邮票全套4枚,第1枚便是屈原,另3枚分别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其中“端午节”一枚的图案为七巧板拼成的龙舟。
端午节就要到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有一定历史文化的。为了纪念端午节,我国发行了一些纪念币和邮票。说到邮票,一张邮票很好的反应出端午节的文化。我国是从1895年开始发行端午节邮票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了解邮票上的端午节文化。
首套以“端午节”为名的邮票,是香港于1985年的端午节发行的《端午节》邮票一套4枚及小全张,以端午节标志性的龙舟竞渡为图,4枚邮票首尾相连,可组成一副完整的龙舟图。
1994年11月4日发行的《长江三峡》特种邮票。其中有1枚“屈原祠”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湖北秭归,是屈原的故乡。
2001年6月25日发行的《端午节》特种邮票。
2007年5月20日发行的《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画面是三人划龙舟图案。
2010年11月12日发行的《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其中第五枚“龙舟”。
除此之外,港澳台地区的邮政机构也分别发行过许多与端午节有关的邮票。
【1966年台湾】《民俗》邮票一套3枚,首枚名为“龙舟竞渡”。
【1967年台湾】《中国诗人》邮票。邮票全套4枚,第1枚便是屈原,另3枚分别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975年香港】《香港节日》邮票。其中“端午节”一枚的图案为七巧板拼成的龙舟。
【1985年香港】《端午节》邮票一套4枚及小全张。以端午节标志性的龙舟竞渡为图
【1987年澳门】《端午节》邮票一套2枚。是澳门首套出现中文铭记的邮票。
【1989年台湾】《中国古典诗词邮票——楚辞》邮票一套4枚。选取了屈原《楚辞》中的四个著名作品的代表性名句用诗画表现。
【1994年香港】《中国的传统节日》邮票。
【2001年香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邮政与澳大利亚邮政联合发行了《龙舟竞渡》邮票一套2枚,以及邮票小全张1枚,以庆祝新世纪第一个端午节。
【2004年澳门】《文学与人物——离骚》,图中主要人物就是屈原,邮票一套6枚,同时推出小型张1枚。
【2012年香港】《香港节日》特别邮票一套四枚。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相关的一些邮票,一张张邮票虽小,但内容却都极其丰富,即使是赛龙舟这样的宏大场面也能刻画的栩栩如生,把流传千载的节日习俗,浓缩在邮票的方寸之间。
中国嘉德2014年春拍,又新亮相了一张仅剩右半枚的“大蓝天”,估价为120万至200万元,可惜最终流拍。2019年赵涌在线拍卖了一张仅剩右半枚的“大蓝天”,以106.8万元成交。
在从2月14日开始,中国邮政就进入待机状态,在渡过一个多月后的“空窗期”之后,中国邮政将在四月进入邮票发行“爆发期”。 除了上述两套邮票,中国邮政还将在4月28日发行“第42届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一枚。
T109哈雷彗星回归邮票 为纪念哈雷彗星时隔76年重返地球,我国邮电部于1986年4月11日发行《1985—1986哈雷慧星回归》特种邮票,全套1枚。
2013-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小全张邮票也是深受集邮爱好者喜欢的,现在不少人手上都收藏有这一枚邮票。小全张是把全套邮票印在一张小型纸上的邮票。下面是2013-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小全张的相关内容,下面一起来了解。
它的设计,偏重于展现传统云锦的平面图案与织造工艺,其设计、构图及印刷技术的运用具备韵味厚重、设计典雅的特点。云锦邮局当日也在云锦研究所开业,满足市民和邮迷购买首日封和加盖原地戳的需求。
京剧艺术是我国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严格,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净行总体上分三大类:正净、副净和武净(武花脸)。根据净角所扮演的人物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又分大花脸、二花脸和武花脸。
T113中国古代体育邮票 发行量多少
8分中国古代体育·围棋,发行量810.65万枚。围棋古时称“弈”,雅号“烂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围棋活动。它是中国古代众多的球戏之一,也是目前风行世界的高尔夫球的祖先。主图为两女子进行蹴鞠比赛。
2009-23京杭大运河整盒小型张 价格收藏
京杭大运河,这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发行的邮票中也发行了主题为京杭大运河的邮票,2009-23京杭大运河邮票。还发行了小型张邮票,小型张为“千里通波”。 一、2009-23京杭大运河整盒小型张价格:1200元 小型张为“千里通波”。
2007-20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小型张)
2020年6月的时候,中国邮政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今天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一枚,2007-20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小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