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坐像多认系观音,立像则有善财童子及韦驮等说。五台山自东汉建大孚灵鹫寺,唐宋时已是公认的文殊菩萨道场,故观音之说实不可取。魏晋以降,菩萨的服饰常见有帔帛。
关于淳化元宝,历史上有很多故事。钱背造像的解说向来多有纷纭。坐像多认系观音,立像则有善财童子及韦驮等说。五台山自东汉建大孚灵鹫寺,唐宋时已是公认的文殊菩萨道场,故观音之说实不可取。韦驮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二天,世称韦驮菩萨,中国寺院中常置于天王大殿弥勒像后,面对释迦牟尼佛像,形象为披甲胄拄金钢杵(或合掌横金刚杵于双臂上),立像与此显然有异。立像肩上带状物实为帔帛而非如意,这在精铸版金银钱上得到了证实,其细节十分清晰,分别自左右腋下延展至肩上,故“如意”之说于此已可彻底否定。
帔帛是宋以前妇女的常用服饰,作用大抵类似于披肩或围巾,至晚汉代已见流行,因为刘熙《释名》一书中已讲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帔帛在宋以后已基本退出实用,然而在仕女造像中,一直到明清仍是常用的经典服式,其造型在唐代较短,五代时加长成为一条飘带萦绕于肩臂之上而两端垂于身侧。魏晋以降,菩萨的服饰常见有帔帛。立像背后的焰状身光,表明其身分当为高级有名号的菩萨,因为低级的菩萨、罗汉、诸天都只能有圆形的项光而不可有身光。佛教造像对“光”的等级区分是很严格的,并且原则上是可以降级使用而不能拔高,所以,据此即可判定精铸版的立像等级必为菩萨,坐像当为坐佛。
其实钱背整体可视作一个具体而微的简化佛龛,因中有穿孔而无法安排好起码的一铺三尊,只得进一步简化为坐立二像:坐佛居左,其结跏趺坐的方式是吉祥坐,印相为法界定印,当为密宗最尊崇之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释迦牟尼的法身;右侧立像当为右胁侍普贤菩萨,不过若按显教的构图方式则为文殊。因此,似乎也不须太过执着于立像的菩萨名号。
中国最早发现宋代“淳化元宝”佛像钱币是在1988年春。淳化元宝开创了中国钱币历史上第一个“御书钱”和第一个“对文钱”。
楷书浑厚而端庄,行书行云流水,草书奔放又豪迈,各有各的特色,这也是淳化元宝会有价值的一大原因。淳化元宝开创了中国钱币历史上第一个“御书钱”和第一个“对文钱”。另外,在淳化元宝中,缩小版别的古钱币最难得,小平光背的钱币最常见。
另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受到西域钱币上铸星月图案的影响,是钱币的一种图案或标记。每枚价值100万元人民币。这种佛像金钱以其造型独特,雕刻细腻,图案精美和花纹精细的特有魅力,以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赢得广大佛教信徒和钱币爱好者的青睐。
淳化元宝真有铜质的吗?近些年来,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收藏家及收藏爱好者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日趋繁荣,所以淳化元宝具有非常大的收藏价值将来的升值空间也会非常大。
了解淳化元宝知识的收藏爱好者都知道,该金钱币的直径为24mm,其厚度为1.2mm,还有金钱币中佛像凸出浮雕的部位的厚度为2mm。由实物图,我们可以看到,钱币正面刻有行书“淳化元宝”四字。
但是,由于五代时期地方割据,致使佛教受到了摧残。五台山出土的这批佛像金钱,是宋太宗淳化年间巡幸五台山时烧香敬佛专门铸造的,充分显示出宋政权对佛教的重视。
淳化元宝鉴定方法 淳化元宝有什么特点
因淳化元宝价值较大,一枚古钱币可以卖到一个可观的价格。其一,我们可以通过淳化元宝的特点进行鉴别,与其他钱币不同的是,淳化元宝的背文是佛像。这与仿制的铜钱不同,仿制的淳化元宝较为粗糙,摸上去手感十分不好。
淳化元宝价格高昂的原因是什么 淳化元宝重量是多少
对一个外行人而言,听到淳化元宝的第一反应便是不知所云,认为这是一种由黄金打造的小船状的货币。所以,淳化元宝发行量并不多,又经过数千年的变更,如今存世的数量很少,甚至有价无市。因此,淳化元宝的历史意义远高于其面值。
淳化元宝御书钱出土量多不多 淳化元宝设计有什么特点
淳化元宝铸成后,赵炅将钱币赏赐给近臣,当时就有文学家称颂钱文是“尽返鹊回之法,掩天龙地马之名”。铁钱和缩水淳化均不多见,此外曾在山西五台山出土过淳化金币供养钱,淳化小平钱传世较多,不甚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