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套人民币从1956年开始发行,一直发行流通只有8年的短暂光阴,被无奈地认为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之中流通寿命最短的一套人民币。尽管流通时间不长,但是第二套人民币对于我国的贡献却一点也不小。就算是小面值,在第二套人民币的贵族身份下,也熠熠生辉。
对于第二套人民币来说,投资已经有点为时已晚,因为第二套人民币进入收藏市场大半个世纪,市场地位相对稳固,身价也不会再有太大的波动,所以难以有投资利润收获,但是收藏的话第二套人民币依然是佳品,不管大面值还是小面值的第二套人民币票券都值得收藏,就算是53年1元人民币的收藏价值也非常的高。
53年1元人民币表面上面值是非常小的,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历史背景的话应该难以有多大的收藏价值,但是这样子的观念对于第二套人民币的票券来说是非常不靠谱的,因为第二套人民币的历史背景以及时间沉淀等关系,造成了第二套人民币的票券不管面值大小,收藏的价值都非同一般。
回顾1953年一元自发行以来的趋势,可谓是反复无常。有关方面先是大肆炒作,虚张声势,以吸引短线投资者而顺利出手。然后拼命压低价格,长线投资者也恐慌抛售,造成很长一段时间这张纸币市场冷淡。此时,机构悄然大量吸纳,各大网站也纷纷广告无限量收购1953年一元纸币。投资者以为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期待大捞一笔。事实上机构已经圈套备好,等待投资者上钩。只要投资者在买入的过程中不断抬价,套在投资者身上的绳索将会越来越紧。
1953年一元存世量少,由于面值小,炒作的成本不需要太大,所以它的炒作现象常有出现。然而投资者对1953年一元有何了解呢?钱币市场不像股市一样,无法通过数据分析出机构的实际动机,但可以通过市场买卖的热度判断它的发展趋势。如果基本是买方市场,1953年一元就以为着离下跌不久了,因为只买不卖,其价格基本也涨到头了。这时机构便看准时机悄悄大肆抛盘,投资者本来在市场买不到了,突然又有大量货源,机构的出货是有备而来,投资者往往是措手不及的。这些危险的信号务必谨记。
第二套人民币从1956年开始发行,一直发行流通只有8年的短暂光阴,被无奈地认为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之中流通寿命最短的一套人民币。尽管流通时间不长,但是第二套人民币对于我国的贡献却一点也不小。当初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就是为了消除第一套人民币所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由于经济水平不佳,科技发展技术也不是特别的优良,所以第二套人民币在印刷上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于是不得不把大面值的票券都交由科技发展优于我国的苏联来帮忙完成,后来中苏关系也出现了恶化,导致了由苏联发行的苏三币都无法再正常使用,所以第二套人民币也宣布结束了流通寿命,进行了回收,所以第二套人民币也在政治的变更点上面结束了流通岁月,见证了我国一段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变革,意义非凡。
所以说第二套人民币是非同寻常的,就算是53年1元人民币也拥有了非常高的历史背景价值,再加上经过大半个世纪消耗之后,如今的市场存世量非常的低,让53年1元人民币的收藏价值完美地呈现出来,至少在今天的市场上面,1元面值的人民币里面,没有多少能够和53年1元人民币相提并论。就算是小面值,在第二套人民币的贵族身份下,也熠熠生辉。
3元纸币属第二套人民币,前后共使用了9年,是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周总理指定印刷发行的,由苏联代印。此版币是中国唯一的一枚三元面额纸币。由于全国人民对周总理有着独特的情怀,基本有此张纸币的收藏者都不愿意出手,以纪念周总理。
在如今的人民币中已经不能见到2分钱的纸币了,但是在过去已经退出流通领域的旧版纸币中,这款1953版贰分钱在当年流通过程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第二套人民币的收藏中,目前引起众人注意的就是这款1953版贰分钱。我们有理由相信1953版贰分钱价格会不断地上涨。
这款1953年三元纸币也是遵循着“物以稀为贵”的收藏规律,目前在旧版人民币收藏投资市场上,好品相的1953年三元纸币已经非常罕见,因此1953年三元纸币价格也比较高。
长号纸分币的收藏价格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一些,特殊:该纸币正面有三位罗马冠字和七位数字的编号,目前比较少见。 第二种是八十年代印制的再版无号码纸分币。为了与原版券相区别,票面只印罗马冠字,不印数字编号。
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要求苏联交还代印人民币的钢板。苏联借口“保存资料”,予以拒绝。三元钱人民币与当时的10元及5元等主币在市场流通近10年后,完成了其特定的历史使命,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
1953年10元纸币正是第二套人民币中十分受欢迎的一枚藏品。 1953年10元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一员,发行于1955年,俗称“大黑十”,由苏联代印的,但由于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64年开始限期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