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洪武通宝币值分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洪武通宝品种非常多,价格差异较大,具体价值要看不同版本。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明史·食货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钱文真书,直读。当十大钱一般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径2.45厘米,重3.4~3.6克。据湖南常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考证: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三月,开铸“洪武通宝”钱,仍继大中钱式,行五等钱。
洪武通宝按大类分可分为:光背、背记值、背记地这三种;其中光背多见 记值次之(一钱相对多点) ,记地最少(背北平、浙等相对多点)。洪武通宝币值分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洪武通宝品种非常多,价格差异较大,具体价值要看不同版本。
洪武通宝小平背福,(23.79mm~24.32mm)*(1.51mm~1.81)mm,藏品价格:136元
洪武通宝拍卖成交记录:
洪武通宝背“三福”铜钱 ,估价(万) 100.00-200.00万,成交价(万) 110.00万,拍卖日期2015-07-11
洪武通宝牧牛花钱,估价(万)118.80-137.60万,成交价(万)118.80万,拍卖日期2014-07-26
明洪武通宝背“二福”,估价(万)94.00-108.00万,成交价(万)113.44万,拍卖日期2010-11-15
明“洪武通宝”一组四枚,估价(万)78.50-89.50万,成交价(万)111.27万,拍卖日期2015-05-19
“洪武通宝”折三背“济”,估价(万)69.00-79.00万,成交价(万)101.35万,拍卖日期2011-11-19
明·大中、洪武通宝背桂五,估价(万)55.00-69.00万,成交价(万)69.20万,拍卖日期2014-12-15
明代“洪武通宝”背“五福,估价(万)41.00-52.00万,成交价(万)55.71万,拍卖日期2010-11-14
明“洪武通宝背五福十无底价,估价(万)45.64万,拍卖日期2014-12-01
明·洪武通宝铜钱(背济),估价(万)42.00-53.00万,成交价(万)44.37万,拍卖日期2012-12-28
明“洪武通宝”背“二福,估价(万)31.00-42.00万,成交价(万)44.03万,拍卖日期2013-05-17
爱藏网正在0元起出售各种古钱币通宝,有兴趣的泉友下载爱藏APP注册即可了解更多【买卖古钱币及鉴定真假估价】
洪武通宝折二光背 洪武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发行的一种货币。为了避讳,朱元璋特下令,将所有的铸钱一律改名为洪武通宝,而不是洪武元宝。所以,洪武通宝的涨价速度非常快,涨幅也很大。
通过洪武通宝古钱币的图片,我们看到的是外圆内方的古币模样形状。要能够百分百的确定该古币是真品,反复确认古币的真实性,对于要收藏洪武通宝的收藏家来说,自然也不例外了。投资者选择进行洪武通宝的投资,原因自然也就在于此了。
据湖南常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考证:吴二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三月,开铸“洪武通宝”钱,仍继大中钱式,行五等钱。记地为;京、北平、浙三、豫、济、鄂、桂、福、广等九等。
在了解洪武通宝值多少钱时,很多人就发现了下面这一张表格。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一钱” 市场的价格在15元到60元之间。
不过虽然洪武通宝假货泛滥,但并没有影响这种钱币的价值,相反,其市场价值更高。其二,可以通过货币表面的铜锈进行鉴别,铜锈也是很多商贩仿制洪武通宝时需要制造的一种东西,不过商贩制造的铜锈材质较硬,很容易进行辨别。
明朝洪武年间,全国各省除少数省外,都没有铸钱炉,年铸钱约十九万贯,其中洪武五年时铸钱最多。洪武《铸钱则例》规定,铸钱应用生铜。但当时铜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废钱和旧铜铸造,因铜质复杂,纯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宝”成色不一的情况。
洪武通宝市场价值表 洪武通宝值多少钱一枚
洪武通宝这一枚应该有人收藏有的,虽然现在比较少见到这一枚古钱币了。洪武通宝有一定的存世量,再加上后期明朝停止铸造钱币,所以真正能够收藏到的很少,市场价格也非常高。关于洪武通宝的市场价格,我们来看下面的价格表。
洪武通宝值多少钱 洪武通宝投资分析
通过洪武通宝古钱币的图片,我们看到的是外圆内方的古币模样形状。要能够百分百的确定该古币是真品,反复确认古币的真实性,对于要收藏洪武通宝的收藏家来说,自然也不例外了。投资者选择进行洪武通宝的投资,原因自然也就在于此了。
洪武通宝是什么时候发行的 洪武通宝图片及历史背景介绍
同时继铸大中通宝钱。并且实行铜钱与宝钞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银流通,只能向政府兑换。到八月,因宝钞流通受阻,为坚决实行纸币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铜钱。洪武《铸钱则例》规定,铸钱应用生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