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文现象》特种邮票的发行量是830万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是由五枚图案名称为日环食、月全食、流星雨、大彗星、水星凌日组成。邮票第一枚“日环食”今年6月21日将在中国境内出现。邮票第二枚“月全食”以五个由缺至圆的月亮再现月食发生的过程。
《天文现象》特种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天文现象》特种邮票的发行日期是在2020年6月21日发行。《天文现象》特种邮票的发行量是830万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是由五枚图案名称为日环食、月全食、流星雨、大彗星、水星凌日组成。下面360邮币收藏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天文现象》特种邮票的详细情况。
一、《天文现象》特种邮票规格详情
志号:2020-15;
(5-1)T、日环食、1.20元;
(5-2)T、月全食、1.20元;
(5-3)T、流星雨、1.20元;
(5-4)T、大彗星、1.50元;
(5-5)T、水星凌日、1.50元;
邮票规格:33*40毫米;
齿孔度数:13.5*13度;
整张枚数:12枚;
整张规格:125*210毫米;
版 别:胶印(1、3、4、5图采用局部冷烫工艺,2图采用局部丝网工艺);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二、《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发行背景
天文现象是天体到了某个特定位置(客观上的位置)或状态而造成的特殊现象。天文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超出我们很多人的认知。譬如天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因掌握天时才有农耕时代。中国因古代天文学发达而创造了世界上最辉煌的农业文明。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两者之间时就会发生日食天象。日食天象几乎每年都发生,只不过由于时间、地点、天气的影响,有时可见,有时不可见。日食又分全食、环食和偏食。邮票第一枚“日环食”今年6月21日将在中国境内出现。
月食的原理和日食类似。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邮票第二枚“月全食”以五个由缺至圆的月亮再现月食发生的过程。
星际空间的微细尘埃以高速闯进大气层,与大气分子磨擦生热而产生白炽光形成流星,流星划过天空会出现的一条短暂的亮带。邮票第三枚“流星雨”以对冲的角度再现绚丽的流星雨场面。
彗星和行星一样,是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天体。彗星之所以长着尾巴,是其表面有高度活性的物质被释放出来。彗星的彗核是水、冰和尘埃等活性物质和岩石结合而成,活性物质在太阳热量的作用下挥发,形成非常稀薄的大气,即彗发。邮票第四枚“大彗星”,中国古代又称“扫把星”,意为大彗星降落形态似扫把。图中的彗星有彗核、彗发和彗尾。
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连成直线,太阳投射的光线被水星挡住。从地球观测,太阳上形成一个小黑点,即为“水星凌日”现象。邮票第五枚“水星凌日”以望远镜的视角观测水星黑影,再现水星掠过太阳的过程。
在五枚邮票的底部,为了体现天文现象的深邃和增添画面的生动,分别根据天文现象发生的规律特点,设计了一些动物和地貌的剪影,增添了趣味性。
三、《天文现象》特种邮票怎么购买?
购买方式: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集邮网厅、中国集邮手机客户端和中国集邮微信商城均可购买。
以上就是关于《天文现象》特种邮票规格详情、发行背景、发行时间、购买渠道的详细介绍,了解更多关于邮票最新资讯,请持续关注360邮币收藏网。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使广大农民走上了劳动致富的道路,亿万人民的创造力被开发,中国农村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的景象。色彩热烈明快,画面纯真率直,构图严谨细致,人物风趣夸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紫军邮票属于比较少见的军用邮票,这一枚邮票发行是在1953年,时间是比较早的。这个系列的“军人贴用”邮票一共3枚,今天我们来了解紫军邮以及它的价格。如果你有机会可以收藏到紫军邮,那么你一定不要犹豫,它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益。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邮票分五组发行,共计20枚邮票和3枚小型张。分别发行于1987年12月、1989年7月、1991年11月、1993年8月和1997年12月,历时10年。
为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明隆庆元年,被任命为蓟门镇总兵,年仅40岁的戚继光担任起了守卫北京门户的重任。明万历十三年,他卸职回到老家登州,两年后病逝。
T67庐山风景特种邮票发行于1981年7月20日,发行量最少的是第七枚,面值60分的龙首岩,仅139.76万,是1981年发行量第三少的邮票,前两套分别是T55《西双版纳》101万,T60《宫灯》120万。《庐山》也是最后一套邮票发行量少于150万的。
《凤(文物)》特种邮票全套邮票除第二枚采用胶雕套印之外,其他五枚均为胶印,均有印后加工工艺。这在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中是第一次使用。可以突出票面文物釉明色正、高贵端雅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