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6年9月10日,为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文房四宝》特种邮票,全套4枚。 2006年10月26日,为配合2006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举行,特印制发行《文房四宝》绢质邮票。
笔墨纸砚自古被中国人称为"文房四宝",这四种传统的书写工具几千年以来以其独特性能催生了汉字特有的书法艺术,也促使中国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们的选材制作不断趋于完善和精美,成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并在历代都有名品,名匠产生,其中以浙江的湖笔,安徽的徽墨,安徽的宣纸,广东的端砚最为有名,传世的古笔,古墨,古纸,古砚更是中华珍贵的文物。
2006年9月10日,为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文房四宝》特种邮票,全套4枚。
邮票图为“笔”。画面选用了四支毛笔,有“雕漆紫檀木管提笔”(明代)、“彩漆描金管鬓毫抓笔”(清代乾隆年间,现藏故宫博物院)、湖笔和宣笔。采用四支竖着排列,三支笔头朝下,一支朝上。笔头有聚有散,形态各不相同。背景为浅色的熏炉、竹笛和各种字体的“笔”字。
湖笔:被称为“笔中珍品”,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历有“毛颍之技甲天下”之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千万笔中选一毫”的诗句来夸奖湖笔的经工细做。湖笔的故乡是浙江吴兴县善琏镇,因善琏旧属湖州府,故名“湖笔”。
邮票图为“墨”。画面选用了“程丽仲压胜钱墨”(清代,现藏故宫博物院);“吴叔大九风雏墨”(明代,现藏故宫博物院)。采用一方一圆,古朴典雅。背景为浅色的花架、水盃和各种字体的“墨”字。
徽墨:产于安徽的歙县。相传南唐时期的制墨名手李超、李庭圭父子原是河北人,因避乱南迁,定居在歙州(宋朝时改称“徽州”),以制墨为生,“徽墨”从此诞生。李氏以后,徽墨被人们时代相传下来,千百年来,它在墨坛上,一直独占魁首。
邮票图为“纸”。画面选用了“仿金粟笺藏经纸”(清代乾隆年问,现藏故宫博物院)、“十竹斋诗笺”(近代)和“天工开物”(近代印刷品)。采用一开一合的仿古书,半开的古铜色的纸展现出一种岁月的沧桑。背景为浅色的花瓶、金钱龟和各种字体的“纸”字。
宣纸:是安徽泾县的著名特产。由于历来在附近的宣城集散,因而得名。宣纸的特色是白如雪,柔如棉,拉力大,润墨性强,最宜题诗作画,且不蛀不腐,深得我国不少书画名家的推崇。所以,宣纸一直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居文房四宝之首。
邮票图为“砚”。画面选用了“宝刀荷香端砚”(明代,广东肇庆端砚博物馆藏):“双凤纹抄手端砚”(清代.广东肇庆端砚博物馆藏)。采用方形和椭圆形的,色彩一深一浅,各有特色。背景为浅色的花架、花瓶和各种字体的“砚”字。
端砚:居群砚之首的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端砚的砚坑在肇庆东郊的端溪,这里的砚石质地湿润细腻,柔坚适中,颜色凝重端方,花纹隐约沈浮用于制作砚台,不仅易于发墨,且易于研稠研细。
本套邮票图案中笔、墨、纸、砚的原物,基本上是华夏历代的精品。背景中巧妙地点缀展现了中国文房的环境和书法艺术,左上角的篆体的“文房四宝”和右下角的篆体的“文房四宝”的印章章遥相呼应,把书法和篆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衬托出笔、墨、纸、砚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房四宝的紧密联系,展现了中国“文房”的雅韵,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邮票构图像中国画,“中国邮政”几个楷体字与画面整体统一协调。画面都以残缺的纸作为邮票背景,彰显了纸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特殊地位。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2006年10月26日,为配合2006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举行,特印制发行《文房四宝》绢质邮票(整张枚数:8枚,即两套邮票;整张规格:220×150毫米)。
“大蓝天”因为它的特殊的发行背景,发行数量的稀少,象征了中国一段特殊的时代,所以它的收藏意义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它的升值空间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邮票价格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邮票小版张价格:21元
说到文革邮票,它一套是包含很多张的,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文15公报邮票。使用这一办法,可迅速鉴定文15的真伪。伪品采用铜版纸印制,纸质松脆,纸面白亮。伪品刷有假背胶,胶面不够均匀。
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邮票、邮品发行收入将捐赠用于抗击疫情工作。此次邮票销售将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销售方式,既确保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又做到邮票销售平稳有序。 五是依法严格加强监督检查。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城隍庙旁,是江南园林艺术瑰宝之一。豫园占地30余亩,国内叠石成山,蓄水成池,楼台亭阁,精巧雅致,有“奇秀甲于江南”之誉。
杂交水稻,其主要思想是利用水稻的雄性不育来实现水稻的杂交。水稻雄性不育,最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美国人发现。袁隆平被国际科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