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庆元年间铸有“庆元通宝”、“庆元元宝”两种钱文的钱币。“庆元元宝”只有折三铁钱,钱背有“川”、“卅”和纪年等标记。这种背穿下纪年钱是“庆元通宝”小平、折二、折三铜钱制式。
“庆元”是宋宁宗赵扩的第一个年号,历时六年(1195年—1200年)。庆元年间铸有“庆元通宝”、“庆元元宝”两种钱文的钱币。谱载“庆元通宝”铜、铁两种材质的钱币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币值,钱文宋体字,铜钱旋读,铁钱旋读、对读皆有。另有“庆元通宝”背“永”折五瘦金书旋读大钱和当五十楷书对读开炉大钱。“庆元元宝”只有折三铁钱,钱背有“川”、“卅”和纪年等标记。
下面这枚大如折五的“庆元通宝”钱,窄缘细郭,钱文楷书旋读,背穿下记“十”。这种背穿下纪年钱是“庆元通宝”小平、折二、折三铜钱制式。“庆元”年号一共只有六年,所以这枚钱币背穿下记“十”和前面介绍的“淳熙通宝”背穿下记“四十”是一个道理,缘于它们都是铸钱前期的钱币样式。这种样式传达的信息包括钱币的形制如轮廓宽窄比例,钱文书体、读序,钱背字纹记号等等。
由于是铸钱前期样式,穿下数字只是表示实际铸行流通钱币时要在穿下以数字纪年,并不代表具体年份,所以所标记的数字是虚拟的。但尽管是拟议中的钱币样式,经办人员也不会把纪年虚拟成一个太小的数字,起码也得遇五逢十,这样才显得吉利和顺。
有的,曾经有一枚直径为3.39厘米、厚度为0.24厘米、重量为10.6克的庆元通宝背四评级币,它被拍出了420元的价格。总的来说,如果是属于庆元通宝背四是这个范畴下的,最贵的大概是单枚420。
南宋宁宗赵扩于公元1195年即位,改元为庆元元年。铸钱,铜铁两种,从小平到折三,也可能有大型钱。庆元通宝折三钱铸于庆元四年至六年。小平、折二,自元至六。
“庆元”是南宋第四位皇帝,宁宗赵扩的第一个年号,沿用6年。庆元通宝材质是青铜,直径35.5毫米,庆元通宝钱体较厚重。穿口极其方正,属斜穿型,与北宋大观钱相同。只可惜此品为试铸样钱,未经发行。
分辨庆元通宝铜锈真假是鉴定古钱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以又红锈或水银锈的古钱可靠性较大一些,同时伪造的铜锈质松,浮而不实,用指甲使劲捏一下,就会刮落下来。
对此,史书和货币史上有多种说法。改元诏书送到各铸钱监,刻新模、铸新钱亦非易事,特别是宁宗改元之日是公元1201年,即庆元六年腊月二十一日下诏,将庆元改为嘉泰年号。等接到诏书,慌忙纠正,但所铸之铁钱已部分进入市场流通。
可称为铸母、铁母、同版铁钱。 其二,庆元通宝(背永)折五铁母。 其三,庆元通宝折五铁钱。 至于三枚庆元背永的数据比例关系,是否具有“理论合理性”,那就另当别论了。这类单枚流通经历密码应该永远是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