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因如此,在这些民族武力征服宋王朝期间,也渐渐被汉文化所同化。 靖康之变后,虽然仍有南宋政府存在,尚得一丝喘息的机会,但对当时宋人而言已无异于国破家亡。据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中说金章宗完颜璟的母亲就是宋徽宗公主的女儿。
从宋代开始,宋太祖推行文治,重用知识分子,重文轻武。虽然使得宋朝在军事上逐渐积弱,引来金、辽等民族的虎视眈眈,但是在文化和经济端却使这些民族深受影响,尤其是汉字和铸钱模式,均令他们纷纷效仿学习。正因如此,在这些民族武力征服宋王朝期间,也渐渐被汉文化所同化。
北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后,虽然仍有南宋政府存在,尚得一丝喘息的机会,但对当时宋人而言已无异于国破家亡。不过,从今日的角度来看,靖康之变却对中华各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金人是外来民族,但他们却深受北宋汉文化的影响。据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中说金章宗完颜璟的母亲就是宋徽宗公主的女儿。因此,金章宗与宋徽宗本身就有着众多相似之处,同时,据《丰坊书诀》云:“憬学徽宗瘦金书。”所以,在书法上的造诣,金章宗与宋徽宗可谓是一脉相承,人们甚至难以分辨金章宗所写的瘦金体与宋徽宗的瘦金体之间的区别。
说起瘦金体,就不得不提泰和钱中的泰和通宝。在金代所铸的“泰和通宝”当十楷书中,“泰和通宝”四字据传为金章宗书写,虽然为楷书,但属于类瘦金体,形似“崇宁通宝”,“其字形瘦硬,潇洒自如,看上去铁划银钩”,有一种“神髓风韵”之气。
在泰和通宝中,主要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面值,铸造均精,为古钱名珍,据华夏古泉介绍,折二、折三型多为后铸。泰和通宝折十楷书曾拍出178万元人民币,是2015年古钱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
泰和钱中,另一种泰和重宝,是《金史》中有记载的三种年号钱之一,“(泰和四年)八月,定从便易钱法……后铸大钱一直十,篆文曰‘泰和重宝',与钞参行。”也是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的铸造大钱的金代年号。
其中,泰和重宝篆书为金代著名的书法家党怀英所书“玉筋体”,这种笔体可以上溯唐代悬针篆。篆法凝重,笔法圆润,结构峻整,令人叹为观止。而泰和重宝本身制作精美,亦颇受历代藏家的喜爱。在2015年,金代泰和重宝折三以86.3万元人民币成交。一般来说,泰和重宝多为折十型,而此枚重宝为折三型,为试铸钱,未正式采用,此枚折三比起一般折十,穿口略大,钱文略粗,颇具厚重感。
据悉那些见过泰和重宝真面目的人都会对它的精致做工惊叹不已。同时在钱币的正面印有“泰和重宝”,这四个字的篆书体,可谓是非常的美观,同时呢泰和重宝还是历代历史学家们所热衷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 泰和重宝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
据悉那些见过泰和重宝真面目的人都会对它的精致做工惊叹不已。普通泰和重宝折十篆书存世较多见,但因铸工精美,颇受市场欢迎,目前市场价格在5000元左右,极美品已有了3万元的成交价格。
泰和重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泰和重宝”是金章宗于泰和四年始铸的青铜钱。“泰和重宝”就钱文而言,有玉箸篆和瘦金体之分,犹有北宋宣政之余风。 “泰和重宝”是金朝第六个皇帝金章宗完颜璟铸造的。丝毫也不亚于同一时期的两宋。
实为一品别有价值的泰和重宝大钱。通过近年大东北地区不断的发现,泰和重宝钱的不同制式品种多有创见。因此,与其说泰和重宝钱书意之美,倒不如说其制式之特,此乃,正是金代泰和铸钱的一大特色,也是后世收藏之美趣所在矣。
另外“泰和重宝”有大小样及阔缘窄缘等版式多种,钱径4.5厘米至5.2厘米,重16克至20克。专家提醒藏友留意的是:市场上流传的“泰和重宝”赝品较多,请务必仔细鉴别分辨。
泰和重宝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
泰和重宝图片及特点介绍 泰和重宝铸造寓意是什么
泰和重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泰和重宝”是金章宗于泰和四年始铸的青铜钱。“泰和重宝”就钱文而言,有玉箸篆和瘦金体之分,犹有北宋宣政之余风。 “泰和重宝”是金朝第六个皇帝金章宗完颜璟铸造的。丝毫也不亚于同一时期的两宋。
泰和重宝有哪些特点 泰和重宝收藏价值
泰和重宝钱,从亦今所见来看,其属于金代铸币中唯一制式特色最为丰富的钱。表明泰和重宝面四出纹其时有铸,且有遗存。 泰和重宝为面四出纹,泰和重宝篆书四字分别位于四出文之间,给人力感,彰显独特之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