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邮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错色、漏色等现象属于印制瑕疵,这类邮票一般都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但偶尔也会有极少部分从印刷厂流出,被一些集邮者视为难得的变体票。
邮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错色、漏色等现象属于印制瑕疵,这类邮票一般都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但偶尔也会有极少部分从印刷厂流出,被一些集邮者视为难得的变体票。
一些伪造者除了使整枚单色邮票改变颜色外,有的伪造者还能设法制造出漏印、套色漏印、单色变套色、把红色加盖变成局部漏盖等无奇不有的特殊“变体票”。
从上世纪的20 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无论造假术怎样翻新升级,一些专门从事研究的专家和业余爱好者紧跟时代,掀起了“打假捉鬼”活动,并为集邮界辨别“用化学方法变造邮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成果已经成为集邮者们共享的财富。
纵观形形色色的化学变造邮品,主要有以下几种辨别方法:
1、早期的伪造者多使用“化学溶液浸泡法”变造邮票,这些邮票的背胶多数都会受到损伤,伪造者只能对其再次刷胶,这样,我们可首先通过背胶来辨别其真伪。
2、凡用化学药品变造出来的邮票,虽然某种颜色被除去,但其他颜色往往也有变化,只要细心分辨就能作出判断。而且用各种化学变色法变造出来的邮品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色调均由深变浅,极少见由浅变深的。
3、对于雕刻版邮票,可仔细观察颜色变化部分,一般会留下图案的压力痕迹。
总之,凡是用化学试剂变造的邮品,都会留有质变方面形成的痕迹,从而伤害了纸质和墨性原有的元素,在显微镜下就能分辨出来。另外,笔者以为,一名真正的集邮爱好者或收藏投资者,不要猎奇去收集这种意义不大的“邮品”,以免上当受骗。即使是作为收集研究或编邮集用,也要谨慎小心,特别是见到一枚不见经传的错色邮票时,不妨先多问几个为什么,才不会上当。
据了解,8月23日,中国邮政将发行一套《黄河》特种邮票,该套邮票1套9枚,全套面值13.20元,当天,黄河流经的山东省内的9个城市将举行首发仪式。
如何在不破坏邮票整体外观的情况下分离连票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是由于个人的操作不当而使邮票受损的话,将会大大影响你邮票收藏价值。 只要大家能够在平时分离邮票的时候记住这种方法,熟能生巧,相信会对大家在以后的集邮生涯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蔡伦是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造纸术,享有“蔡侯纸”之称。~一二一)汉”,而邮票设计家却在设计邮票图稿上写成了“蔡伦(公元前?因一时疏忽,全张第16号票的“前”字没有被涂掉。邮票发行部门将错体票收回,约有数千枚流出。
邮票被称为“国家名片”,故很多国家借用邮票宣传自己。具有独立邮票功能的最小计量单位。
解放区邮票是指1930年至1950年2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发行的邮票。这一时期共发行了450多套2230多枚邮票。
暗记,在人类从事的各种活动,尤其是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常常被频繁运用,颇具神秘色彩。拙见如次,文句中倘有谬误,诚盼同好公开斧正。虽然这种措施仍被一些人冠以“暗记”之名。 上述邮品中的“SG”“QL”和“2”等属“隐蔽标记”确定无疑。
T.46庚申年猴票的真假怎么鉴别?
伪丙同伪甲、伪乙一样,是造假者利用高科技制版,采用胶版仿影写版和雕刻版,照样模仿影雕套印的制作工艺,打有与真品相同的齿孔度;刷有背胶;邮票图案上的金墨金光灿烂,“雕刻线条”清晰、根根可数,如同真品一样,极具有欺骗性。
稀缺色标票值得收藏吗?如何收藏稀缺色标票?
可能很多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都不一定能留意到,其实每一套邮票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版式区分。有的依据齿孔通齿和不通齿区分,有的则由边纸的色标来区分。色标票就是带色标的套票,要比普通邮票的价格要高,有的甚至会高出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