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7月13日发行《殷墟》特种邮票1套3枚。邮票将殷墟的三件代表性文物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完整地呈现于画面中,背景中的水墨效果将3枚邮票联系在一体,相互呼应。
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7月13日发行《殷墟》特种邮票1套3枚。详情如下:
(3-1)T 甲骨文 80分
(3-2)T 青铜器 1.20元
(3-3)T 玉 器 1.50元
志号:2016-17
发行日期:2016年7月13日
邮票规格:36×36毫米
齿孔度数:13.5×13度
整张枚数:18枚(6套,3枚连印)
整张规格:144×245毫米
版 别:胶雕套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王虎鸣
雕 刻 者:牛凯、白金
资料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静
印 制 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殷墟是中国古代商王朝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洹河两岸,由殷墟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对殷墟的科学发掘始于1928年,出土了大批的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不仅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是探讨当时宗教礼制、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据。1961年,殷墟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套邮票选取了殷墟出土的代表性器物,第一图甲骨文为刻辞卜骨,第二图青铜器为后母戊鼎,第三图玉器为玉龙。邮票采用“六胶三雕”胶雕套印工艺。邮票将殷墟的三件代表性文物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完整地呈现于画面中,背景中的水墨效果将3枚邮票联系在一体,相互呼应。该套邮票采用胶雕版印制,利用点线的丰富变化造就一套雕刻精品。通过雕刻线条的疏密深浅变化和三种不同颜色的凹印油墨的结合,将甲骨文字字入骨的质感与厚重、青铜器历经沧桑的雄浑与斑驳、玉器礼神通灵的温润与光泽刻画得淋漓尽致。
中国古镇系列邮票第二组选取溱潼镇等六座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历史文化名镇。溱潼镇地处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这里有着名的“溱湖八景”,充满浓郁的水乡风情。 该套邮票由张鸿斌设计,雕刻者郝欧,北京邮票厂胶雕套印工艺印制。
注:为配合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活动,另印制《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特种珠光纸小型张1枚。 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于2016年12月2日至6日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是第四次在中国大陆地区举办亚洲邮展,也是首次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举办亚洲邮展。
另:特别制作《玄奘》小型张四连张一枚,材质为绢质,面值24元,整张规格202毫米×280毫米。 邮票设计以中国画工笔重彩的形式,刻画人物生动细致,画面古朴典雅。小型张以玄奘译著《心经》为背景,与画面容为一体,恰到好处。
《拜年》特种邮票由国家邮政局发行于2016年1月10日,一套一枚,面值为1.20元。春节是我国自古以来最为重要的民俗节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恭贺新年,当然也积累了不少惹人喜笑颜开的民俗行为,比如拜年。
相思鸟在分类上隶属于鸟纲雀形目画眉科相思鸟属,共有两种,即红嘴相思鸟和银耳相思鸟。邮票展示的红嘴相思鸟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红嘴相思鸟羽色美丽,鸣声动听,上体呈橄榄绿色,下体橙黄,其显著特征是红色的喙和色彩鲜艳的翼斑。
刘海粟大师的中国画多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为主题,画风张弛有道、雄浑豪迈,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这套特种邮票将刘海粟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出来,也是为了表彰他对中国美术做出的卓越贡献。
2016-12 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
中国古镇系列邮票第二组选取溱潼镇等六座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历史文化名镇。溱潼镇地处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这里有着名的“溱湖八景”,充满浓郁的水乡风情。 该套邮票由张鸿斌设计,雕刻者郝欧,北京邮票厂胶雕套印工艺印制。
2016-26 《海上丝绸之路》特种邮票
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9月10日发行《海上丝绸之路》特种邮票1套6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海上交通,全套邮票面值7.80元,另发行小全张1枚,售价11.70元。
2016-23 《月圆中秋》特种邮票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时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因在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节是有着久远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到了南宋,中秋节成为全民欢庆的重要节日,赏月,吃月饼,观潮,团聚宴饮,这些庆祝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