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特种邮票上的“非遗”

2019-06-05 22:13:47 责任编辑:360邮票网 来源:用户投稿
1191

摘要:  201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2017-6《春夏秋冬》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其中“春燕剪柳”“冬雪映梅”分别展示了“风筝”“灯彩”“烟花爆竹制作技艺”“汉字书法”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夏秋冬》特种邮票上的“非遗”

  201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2017-6《春夏秋冬》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其中“春燕剪柳”“冬雪映梅”分别展示了“风筝”“灯彩”“烟花爆竹制作技艺”“汉字书法”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风筝制作技艺

  “春燕剪柳”邮票(图1,首日公函封)以4名孩童放飞风筝为主图。风筝制作技艺2006年作为“传统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88,山东省潍坊市等地区申报。

  风筝亦称“纸鸢”“鹞子”,相传为汉初韩信所作,初名“纸鸢”,五代时在纸鸢上系竹哨,因风入竹哨,声如筝鸣故名。风筝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薄纸系上长线(绳),玩时利用风力升入空中。传统造型有兽、鸟、虫、鱼等。主要有扎、糊、绘、放等制作工序。扎以选、劈、弯、削、接等制成骨架;糊以选、裁、糊、边、校等制成整体;绘以色、底、描、染、修等加以美化;放以风、线、放、调、收等调提角度。

  风筝形式多样,放飞技法各具特色。如潍坊风筝追求起飞平稳、飞高放远的特征;南通板鹞风筝注重“哨口”设计,使发出的音量、音质、音调具有千变万化的个性;拉萨风筝讲究空中争斗玩耍的放飞技巧;天津风筝魏独具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的功能;北京风筝哈秉承骨架精巧,彩绘严谨、雍容华贵的风格。

  风筝在新中国邮票上曾多次出现。如T.50《风筝(一)》的“雏燕”“瘦燕”“半瘦燕”“比翼燕”,T.115《风筝(二)》的“鹰”“龙头蜈蚣”“八卦”“凤凰”;此外,特54《儿童生活》第12枚“春天来了”、2010-6《清明节》第2枚“踏青”、2015-4《二十四节气(一)》第5枚“清明”等,均有孩童放飞风筝的场景。

  二、灯彩

  

《春夏秋冬》特种邮票上的“非遗”

 

  在“冬雪映梅”邮票(图2)的左上角悬挂有一盏灯彩。灯彩2006年作为“传统美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Ⅶ-50,浙江省仙居县等地区申报。

  灯彩为中国民间工艺品。相传始于西汉,以后历代都有制灯工艺,各地民间艺人利用本地所产的竹、木、藤、麦秸、兽角、金属等材料,制成各色花灯。多在传统节日或婚寿吉庆之时悬挂,以烘托喜庆气氛,尤其正月十五元宵节,故此节又名“灯节”。

  灯彩在我国多地流行。有浙江的仙居花灯、硖石灯彩、乐清首饰龙,福建的泉州花灯,广东的东莞千角灯、佛山彩灯、潮州花灯、忠信花灯,青海的湟源排灯,北京灯彩,上海灯彩,江苏的秦淮灯彩、苏州灯彩,河南的洛阳宫灯、汴京灯笼张等。

  灯彩在新中国邮票上多有展示。如编 66-77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第8枚“长信宫灯”,T.60《宫灯》的“花篮灯”“龙球灯”“龙凤灯”“宝盆灯”“草花灯”“牡丹灯”,T.104《花灯》的“九莲献瑞”“龙凤呈祥”“百花争艳”“金玉满堂”,2006-3《民间灯彩》的“鱼灯”“白菜灯”“莲花灯”“龙凤灯”“花蝶灯”;2016-15《丁丑年》第2枚“牛耕年丰”、1997-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二)》小型张“归省庆元宵”等多有灯彩亮相。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邮政部门也有灯彩邮票发行。

  三、烟火鞭炮制作技艺

  “冬雪映梅”邮票有孩童燃放鞭炮的场景。烟火鞭炮制作技艺2006年作为“传统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86,湖南省浏阳市等地区申报。

  烟火,亦作“焰火”,烟火剂燃烧时发出的烟和火。旧时以搭架放演,显现空中楼阁或戏曲形象;现有平地小烟火和空中大烟火,一般系包扎品,内装药剂,点燃后烟火喷射,呈各种颜色,并幻成各种景象。爆竹,亦称“炮仗”“爆仗”,用多层纸张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燃药线引爆火药后发声,有单响、多响之别。我国烟火鞭炮制作技艺形式多样。如湖南的浏阳花炮,河北的南张井老虎火,江西的万载花炮、萍乡烟花,陕西的蒲城杆火、洋县架花烟火爆竹等。

  烟火鞭炮与中国民俗密不可分,每逢传统节日、开业庆典、婚丧嫁娶时,人们燃放鞭炮烟花以示吉祥如意和祛灾避邪,表达大众对事业兴旺、生活幸福的美好憧憬。

  烟火鞭炮也曾在邮票上多次出现。如1997-10《香港回归祖国》小型张、2000-2《春节》第2枚“辞旧岁”、2016-2《拜年》等。

  四、汉字书法

  “冬雪映梅”邮票上还有女童张贴字体为行书的“福”字。汉字书法2008年作为“民间美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Ⅶ-63,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法家协会等单位申报。

  汉字为汉语文字,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历史。现用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造字原则从表形、表意到形声。现有汉字56000左右,通用约5000-8000字。汉字书法是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法则,讲究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中锋铺豪,点画圆满周到,结构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错综变化、蔬密得宜、全章贯气等技法,并以崇尚个性、风貌和意趣,展示汉字微妙叠见的变化和刚柔生动的美感,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汉字书法分篆、隶、楷、行、草等体。

  汉字书法在邮票上出现已屡见不鲜,最具代表的作品有:2003-3《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的“西周·毛公鼎”“秦·泰山刻石”,2004-28《中国古代书法——隶书》的“东汉·乙瑛碑”“东汉·张迁碑”“东汉·曹全碑”“东汉·石门颂”,2007-30《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的“宣示表”“张猛龙碑”“九成宫醴泉铭”“雁塔圣教序”“颜勤礼碑”“玄秘塔碑”,2010-11《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的“兰亭序”“黄州寒食诗”“祭侄文稿”,2011-6《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的“平复帖”“初月帖”“古诗四帖”“自叙帖”等。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1953年红1元值多少钱?第二套人民币1元价格表 1953年红1元值多少钱?第二套人民币1元价格表
  第二套人民币1元其实是有2个版本的,一个是1953年红一元,一个是1956年黑一元,由于红一元在老百姓手中磨损比较严重,容易褪色,在1961年3月25日又发行了黑壹圆。”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邮票资讯 2019-06-06 16:53:10 阅读(907)
汤玲:践行雷锋精神  争做最美“蜂蜜” 汤玲:践行雷锋精神 争做最美“蜂蜜”
  学“雷锋”精神——“邮”感悟。倡导每一位师生“学雷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悟“雷锋”内涵——争做最美“蜂蜜”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共唱一首雷锋的赞歌,让雷锋精神永驻我们的校园!
邮票资讯 2019-06-06 05:02:11 阅读(932)
仙气十足的武当山小型张 仙气十足的武当山小型张
一共是武当山的四个景点,用特有的笔触将武当山景色描绘了出来,整套邮票让人感受到了武当山道家的庄严神圣感,飘逸清秀的山峰和供电,看起来古朴优雅,道家第一圣山一定值得大家收藏。
邮票资讯 2019-06-06 04:16:53 阅读(1019)
关于国外邮票,应该如何选择投资 关于国外邮票,应该如何选择投资
  近两年,邮票市场开始走俏,除集邮爱好者越来越活跃以外,投资爱好者更是跃跃欲试。今年接连的足球赛事所引发的邮票热,让不少爱好者和投资者对国外邮票也有了兴致。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对于国外邮票,我们应该如何投资?
邮票资讯 2019-06-05 22:16:31 阅读(1079)
红山晚报:喜大普奔!“赤峰玉龙”再上国家名片! 红山晚报:喜大普奔!“赤峰玉龙”再上国家名片!
“赤峰玉龙”再上国家名片!  日前,记者从赤峰市集邮协会获悉,中国邮政集团将于4月9日发行《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一套3枚,图案分别为玉龙、玉凤、玉人。邮票图案上的第一枚玉龙出土于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河西村,现存于敖汉旗博物馆。
邮票资讯 2019-06-03 23:32:18 阅读(624)
河南方城将举办《张骞》邮票首发式 河南方城将举办《张骞》邮票首发式
  9月20日,中国邮政将发行《张骞》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作为张骞封侯地,河南省方城县将举办《张骞》特种邮票首发式。
邮票资讯 2019-06-02 06:36:29 阅读(888)
张骞特种邮票背景 张骞特种邮票背景
  中国邮政定于2017年9月20日发行《张骞》特种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1枚,图案内容分别为:凿空西域、开辟丝路,小型张内容为张骞像。全套邮票面值为8.40元。2014年,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遗产点之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邮票资讯 2019-06-01 05:04:17 阅读(1075)

视觉焦点

热文排行

《春夏秋冬》特种邮票上的“非遗”
邮票回收热线
150691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