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时继铸大中通宝钱。并且实行铜钱与宝钞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银流通,只能向政府兑换。其它四等钱,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师宝源局铸钱,其它各省再次停铸。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朱元璋为避讳元朝的元字,把所铸之钱钱文一律叫通宝而不叫元宝,而不只是为避讳他自己的名字,以后所铸之钱也都没有元宝钱文。洪武通宝钱制沿续元末朱元璋所铸“大中通宝”的形制,分为五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同时继铸大中通宝钱。
洪武八年,发行“大明宝钞”纸币,规定大明宝钞每贯合铜钱一千文或值银一两,宝钞四贯合黄金一两。并且实行铜钱与宝钞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银流通,只能向政府兑换。明朝为推行纸币的流通,当年就停止了中央及各地方钱局的铸钱。到第二年全部停铸铜钱。明朝洪武十年,又恢复宝源局与各省钱局铸小钱至洪武二十年后又停铸。洪武二十六年,改变钱制,重新铸五等钱,按洪武元年铸行规定,后又改铜钱每文重一钱两分。其它四等钱,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师宝源局铸钱,其它各省再次停铸。
洪武通宝背一钱,小平未流通 ,22.8mmx2.0mm,藏品价格:110元
洪武通宝背面的价格: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桂一” 32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广” 6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二钱” 1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豫”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京” 10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北平” 8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济”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桂二” 400元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
洪武通宝这一枚应该有人收藏有的,虽然现在比较少见到这一枚古钱币了。洪武通宝有一定的存世量,再加上后期明朝停止铸造钱币,所以真正能够收藏到的很少,市场价格也非常高。关于洪武通宝的市场价格,我们来看下面的价格表。
洪武通宝的铸造依然延续的是元朝末年大中通宝的形制,分为五种,分别是小平钱、折二、当三、当五、当十,同时大中通宝依然还在铸造中。如今,洪武通宝小平钱也是大家主要的收藏品种,那么现在一枚洪武通宝小平价格是多少呢?
明朝洪武年间,全国各省除少数省外,都没有铸钱炉,年铸钱约十九万贯,其中洪武五年时铸钱最多。洪武《铸钱则例》规定,铸钱应用生铜。但当时铜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废钱和旧铜铸造,因铜质复杂,纯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宝”成色不一的情况。
洪武三年三月下令户部及各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分为五等,当十重一两,当五五钱,余下当三、当二、当一顺减,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洪武四年二月开始改铸大钱为小钱。二十二年又更改钱式,钱背加铸重量,并置各省宝源局开铸。
明洪武年间铸钱,局地较多,版式繁复。而在林林总总的洪武钱中,谱载洪武通宝背济折三型钱,较为珍稀。 展目此枚洪武铅钱,铅质无疑。这一书体书意正是洪武钱之典型,无疑无邪矣。
洪武通宝三钱价格图片及价格 洪武通宝三钱单枚值多少钱
洪武通宝三钱价格图片及价格 实际上,明代时期的银钱铸造量非常少,因此遗留下来的也非常少,其表现之一就是品种不全。洪武通宝三钱也是其中之一。洪武通宝三钱有一定的存世量,但是并不算田铎。
洪武通宝值多少钱 洪武通宝投资分析
通过洪武通宝古钱币的图片,我们看到的是外圆内方的古币模样形状。要能够百分百的确定该古币是真品,反复确认古币的真实性,对于要收藏洪武通宝的收藏家来说,自然也不例外了。投资者选择进行洪武通宝的投资,原因自然也就在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