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套邮票共3枚。邮票图案为三人的肖像画。遵照其遗嘱,她的骨灰移葬中国。我国发行的这套邮票为他们做出了很好的纪念意义,同时对他们为我国所做出来的一系列贡献也作出了肯定。
1985.6.25。 影写版。P11.5*11。 30mm*40mm。 50(10*5)。[G]。
李印清。北京邮票厂。
???????本套邮票共3枚。邮票图案为三人的肖像画。3-1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3-2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3-3为“埃德加·斯诺”。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1892—1950)出生于美国社会底层,曾当过工人和书刊推销员。1919年赴欧,侨居柏林达八年。1928年底,她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身份来中国,在上海参加中国进步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前往延安,在山西前线做过战地救护工作。作为记者、作家,她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革命战争,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给予了热情支持和同情。1941年,她因病回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1949年流亡英国,1950年5月6日在伦敦病逝。遵照其遗嘱,她的骨灰移葬中国。她的着作有:自传体小说《大地的女儿》以及介绍中国革命斗争的《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在反攻》、《中国的战歌》等。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95—1970),1925年至1958年,曾6次来中国。其报道几乎包括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从省港大罢工、湖南农民运动、“四·一二”政变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在她的着作中有所反映。1958年后,她定居中国,并继续向全世界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970年3月30日在北京病逝。主要着作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我改变世界》、《人类的四分之一》、《中国人征服中国》等。
埃德加·斯诺(1905—1972),曾于1936年冒生命危险深入陕北革命根据地,于次年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首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后又于1960年、1964年、1970年3次来中国,撰写了很多介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报道。1972年2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去世。主要着作还有:《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等。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5年6月25日,描述的是中国人民之友,该邮票共有三幅图画分别描述了3个不同的来自国外的人物,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人物的肖像画描写的非常生动形象,给人展现出了一种年代感并且也感受到了人物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这些人虽然国籍不属于中国但是他们曾经都为中国的一系列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不仅记录了我国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的革命解放战争,同时也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我国发行的这套邮票为他们做出了很好的纪念意义,同时对他们为我国所做出来的一系列贡献也作出了肯定。
杨文清、李德福。为了记录下这片美丽的景色,中国发行了T163 恒山邮票,这枚邮票发行于1991年7月20日,齿孔数为P11,大小为54mm×40mm。
因其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我国对于国家文学教育事业方面非常重视,这套邮票的发行不仅很好的纪念了中国古代文学家同时也宣扬了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并使其深入人心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为了纪念中国这枚伟大的作品,中国发行了T126 敦煌壁画(第二组)邮票,这枚邮票发行于1988年5月25日,是中国影写版邮票的一枚,齿孔数为P11。整组邮票出自于吴建坤、任宇两位邮票设计大师之手,设计方面达到了完美无缺,十分值得每位邮票收藏家收藏。
本套邮票共6枚,采用中国杂技的优秀传统节目为画面内容,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
这枚邮票发行于1987年10月25日,纪念了中国共产党第13届全国代表大会,该邮票的主图案为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一轮即将升起的太阳,整个邮票的设计制作非常独特同时也突出了主题,表达出了我国的共产党像东起的太阳一样充满了朝气和力量。
本套邮票共4枚。曾经有很多的地方很荣幸的成为了中国的革命圣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J152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十周年邮票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8年8月12日,纪念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牡丹以及日本着名的国花樱花,这两种花分别代表这两个国家的友好发展很好的突出了邮票的主题。
T44M 齐白石作品选(小型张)邮票
2元,祖国万岁,25万枚。这枚邮票发行于1980年5月20日,因为喜欢齐白石的人众多,所以这枚邮票自发行之日起就被抢。齐白石的作品,虽然简单但是有神,十分适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