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3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中国邮电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集邮展览。
1983.11.29。影写版。P11.5。 31mm*38.5mm。 50(10*5)。[G]。
黄里。北京邮票厂。
1983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中国邮电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集邮展览。这次展览规模空前,展品有900框,一万个贴片。展品中有红印花“小壹圆”四方连、“稿”字四方连等中国邮票中的珍品,也有内容丰富、编排精巧的专题邮集。参加展览的有老中青集邮家与业余爱好者共420多人。
本套邮票共2枚。邮票图案均为票中票,即选取曾发行过的邮票为主体,然后增加装饰,成为票中套票的形式。
2-1为“票中票(国徽)”。画面主图选取了“国徽”(特1,5-1)票。该票票面主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国徵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麦穗和齿轮,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中国的诞生。
2-2为“票中票(延安宝塔山)”。画面主图选取了“延安宝塔山”(陕甘宁1,5-1)票。该票票面上是巍峨高耸的延安宝塔山。延安宝塔建于明代,清代曾多次修茸,外檐为清代风格,塔高44米,八角形,旁有明代崇祯年间铸造的铁钟一口。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成为全中国抗日战争的核心之一,宝塔山成为延安的象征。这枚邮票的设色为绿色,是由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的。邮票画面均为宝塔山全景,宝塔山下的窑洞清晰可见。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3年11月29日,纪念的是1983年北京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以蓝红两种颜色为主基调,衬托出了我国国徽标志以及延安宝塔山的场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代表着我国华夏文明,国徽的中间是我国的天安门周围是麦穗以及齿轮象征着我国人民五四运动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中国诞生。延安宝塔山是着名的革命根据地在近代史时期这里成为了我国抗日战争的核心之一,整个邮票的制作非常贴近主题,同时邮票的发行不仅纪念了这次全国集邮联合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行的全国集邮展览,同时也展现出了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发展的新面貌。
1979年,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这一决定,是在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尖锐矛盾的形势下做出的。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小型张规格:120mm*84mm。邮票图案规格:48mm*30mm。 小型张画面中央是天安门城楼,周围环绕载歌载舞的五十六个民族,表现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欢庆建国四十周年的场面。
8分,兔,11481.65万枚。这枚邮票由北京邮票厂印刷,质量精致,十分值得买了邮票的收藏夹收藏。
1985年10月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13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一致通过中国为协约国。该条约旨在约束各国在南极洲这块地球上唯一一块没有常住人口的大陆上的活动同时确保各国对南极洲的尊重。
1977.8.22,影写版,P11.5*11,60*40mm,25(5*5)。 3-1为“庆祝大会召开”。画面主图是中国各族人民手拉手高举彩旗,欢聚在天安门广场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18日在北京举行。
3-1为“欢庆胜利”。画面上一片欢庆的场面,彩色的气球腾空而起,灯笼高悬。面带喜悦的工人、牧民、农民、解放军战士和少年儿童欢聚在这里,他们怀里抱着小羊羔、稻禾,手举着红宝书和鲜花。 3-2为“草原钢城”。
J132 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
3-1为“孙中山”。背景主体是武昌起义的旗帜。为了纪念这场伟 大的革命,中国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孙中 山、黄兴、章炳麟三人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的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孙中山为主帅,而黄兴和章炳麟则是一武一文。
J176M 和平解放西藏四十周年(小型张)邮票
这枚邮票发行于1991年5月23日,属于和平解放西藏40周年纪念邮票的小型张,该邮票的设计主题为欢庆主图案为和平解放西藏的第一枚纪念邮票,以票中票的形式给人视觉上一种冲击感,同时周边的祥云以及海水装饰也很好地展现出了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