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80年9月13日至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先后在美国城市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展出,借以介绍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
1980.9.13。影写版。P11×11.5。40mm×30mm。50(5×10)。有背胶。卢天骄。
版式二:12枚(每图各自为一版),发行量:2.7万枚。规格:180mm×125mm。
面值:9.36元。 查看大图 。
???????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走向缓和。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开始。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980年9月13日至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先后在美国城市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展出,借以介绍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
2-1为“庆祝开幕”。邮票画面的下部是展览会的大门,雕梁画栋,结构精巧,一副中国气派。大门门檐上悬挂着三只红色的大宫灯,这也是中国人表达喜庆热烈气氛的典型方式。画面的上部,左右各有一位散花飞天女。她们手中托着花盘,正在把鲜花洒向人间。这一图案显然借鉴了中国古代伟大艺术宝库——敦煌壁画中对飞天女的描绘手法,线条流畅飘逸,色彩绚丽夺目,极富装饰美,同时也成功地烘托出喜庆热烈、幸福吉祥的气氛。图案正中是邮票的主题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整个画面设计对称和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2-2为“友好往来”。图案正中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长城。长城四周是大红色的门框,门框外缘为长方形,内缘为拱形,宛如中国古代高大雄伟的城门,从城门往里可看到万里长城的景象。门框上端有金黄色的英文字“CHINA”(中国),下端是本套邮票的主题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象征着展览会是美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大门和窗口,对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有着重大意义。在邮票的背景图案上,作者选用了美国旧金山的金门桥、芝加哥的大理石大厦、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姐妹楼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作为三个城市的象征,用中国人民表示喜庆时常用的祥云依次联起来,以表示展览会先后在这三个城市举办。祥云在造型上宛转流逸,韵律优美,犹如一根美丽悠长的彩带。用蓝色来表现祥云,则又寓意着中美两国远隔重洋,但是已被友谊的纽带连接起来。祥云周围还点缀了错落有致、色彩绚丽的鲜花,以进一步映衬出喜庆的气氛。整个图案设计优美,飘逸脱俗,寓意含蓄丰富,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0年9月13日,展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的场景,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为庆祝开幕以及友好往来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邮票的设计构造非常独特,优美的画风展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内容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繁荣发展的景象。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各方面的事业发展都不断的在进步,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先后在美国各个城市展出,很好地向世界人民展现出了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历史方面的典型特征。这一类型题材邮票的发行不仅很好地为人们展现出了展览会的繁荣场景,同时也很好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这套邮票发行于1900年8月1日,今天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60周年,该邮票采用了票中票的方式来突出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主题。
8分, 江南小镇, 1791.15万枚。第二枚邮票为“新菜上市”,图中,蔬菜新鲜,鱼肉众多,说明了农村农业的发展,整组邮票出自于北京邮票厂,由张新英、邵其华、陈德华三位邮票设计师亲手制作,设计质量,良好值得收藏。
2-2题为“林伯渠同志在延安”。林伯渠在早年时期参加了同盟会,同时也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对于我国当时的建设发展作出了深远的影响,这套邮票的发行不仅很好地给人们展现出了一代伟人的风范,同时也对他为祖国所做出来的一系列贡献作出了赞颂。
世界语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人造国际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 建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世界于是波兰人柴门霍夫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言,同时他还撰写出了相关的书作并且明确规定了世界语的基本规则以及语音构成等等。
本套邮票共5枚。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尤其是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为了鼓励青少年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中国发行了T21 从小锻炼为革命邮票。这枚邮票发行于1978年六一儿童节,主体对象十分的明确。
1975.1.25,影写版,P11.5,58×31mm,30。 1975年1月25日,为纪念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举行,邮电部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编号J5,全套3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