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80年9月13日至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先后在美国城市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展出,借以介绍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
1980.9.13。影写版。P11×11.5。40mm×30mm。50(5×10)。有背胶。卢天骄。
版式二:12枚(每图各自为一版),发行量:2.7万枚。规格:180mm×125mm。
面值:9.36元。 查看大图 。
???????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走向缓和。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开始。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980年9月13日至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先后在美国城市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展出,借以介绍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
2-1为“庆祝开幕”。邮票画面的下部是展览会的大门,雕梁画栋,结构精巧,一副中国气派。大门门檐上悬挂着三只红色的大宫灯,这也是中国人表达喜庆热烈气氛的典型方式。画面的上部,左右各有一位散花飞天女。她们手中托着花盘,正在把鲜花洒向人间。这一图案显然借鉴了中国古代伟大艺术宝库——敦煌壁画中对飞天女的描绘手法,线条流畅飘逸,色彩绚丽夺目,极富装饰美,同时也成功地烘托出喜庆热烈、幸福吉祥的气氛。图案正中是邮票的主题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整个画面设计对称和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2-2为“友好往来”。图案正中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长城。长城四周是大红色的门框,门框外缘为长方形,内缘为拱形,宛如中国古代高大雄伟的城门,从城门往里可看到万里长城的景象。门框上端有金黄色的英文字“CHINA”(中国),下端是本套邮票的主题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象征着展览会是美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大门和窗口,对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有着重大意义。在邮票的背景图案上,作者选用了美国旧金山的金门桥、芝加哥的大理石大厦、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姐妹楼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作为三个城市的象征,用中国人民表示喜庆时常用的祥云依次联起来,以表示展览会先后在这三个城市举办。祥云在造型上宛转流逸,韵律优美,犹如一根美丽悠长的彩带。用蓝色来表现祥云,则又寓意着中美两国远隔重洋,但是已被友谊的纽带连接起来。祥云周围还点缀了错落有致、色彩绚丽的鲜花,以进一步映衬出喜庆的气氛。整个图案设计优美,飘逸脱俗,寓意含蓄丰富,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
这套邮票发行于1980年9月13日,展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的场景,该邮票共有两幅图画分别为庆祝开幕以及友好往来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邮票的设计构造非常独特,优美的画风展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内容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繁荣发展的景象。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各方面的事业发展都不断的在进步,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先后在美国各个城市展出,很好地向世界人民展现出了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历史方面的典型特征。这一类型题材邮票的发行不仅很好地为人们展现出了展览会的繁荣场景,同时也很好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1979年,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这一决定,是在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尖锐矛盾的形势下做出的。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 一”军旗。1948年11月1日,全军正式统一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国在近现代时期所爆发的南昌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同时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中国工农革命军其主力又是南昌起义的部队。
本套邮票共3枚。中国在1979年1月25日的时候发行了T35 金鸡邮票,这组邮票分为3枚,为中国的影写版邮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组邮票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要属它的画面了。
1987年5 月24日至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召开国际扫盲年筹备会议,建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我国对于这一次活动也非常的重视,同时发行了这枚邮票促进了国家教育工作的发展。
1979.5.25,影写版,P11.5, 31*52mm,40。国际儿童年,这次活动的举办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了所有国家对于儿童问题的重视,同时让各国加大力度保护发展儿童各方面的教育以及福利事业。
画面更是这套邮票的一大亮点,潘可明大师采用了类似卡通人物的形象,既通俗易懂又能够传达出道理可谓十一局两得。质量方面各位藏者可以放一百个心,它出自于北京邮票厂,印刷清晰,十分值得各位邮票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