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朝铸钱盛于武宗,他首先仿照汉族的年号钱铸自己的年号钱,钱名“至大通宝”。又用八思巴文铸造一种记国钱叫“大元通宝”,以一枚值“至大通宝”十枚。今天,元朝的这些钱币仍然可以看到,不过已成为较珍贵的文物了。
至大通宝是在1310年到1311年铸造使用的钱币,它的钱文是以楷书撰写的,有平钱、折二、折三等等不同类型。从这一款钱币的正面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轮廓非常深邃,背面是光滑的,没有任何图文,整体的设计虽然简单,但是因为它的铸造时间距离现在为止已经有将近700年的时间了,所以收藏价值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在收藏行业中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规矩,就是历史沉淀越久,那么它对应的收藏价格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就会越大。
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消灭了汉族政权——南宋,迁都大都(今天的北京),国号仍沿用“元”,使用的货币仍然是纸币。但是,十几年发行的纸币数量很多,又有假币流通。由于当时印造纸币的技术落后,造币的纸张粗糙,质量低劣,故而许多纸币破烂得已看不清本来面目。民间交易中常为此引发纠纷,争执吵闹的事频频发生,人民币收藏市场出现混乱,纸币制度已很难维持下去了,但仍然又维持了20多年。
后来,忽必烈的曾孙孛·海山当了皇帝,他决心对币制进行改革。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他铸造了大量铜钱代替部分纸币使用。元朝铸钱盛于武宗,他首先仿照汉族的年号钱铸自己的年号钱,钱名“至大通宝”。又用八思巴文铸造一种记国钱叫“大元通宝”,以一枚值“至大通宝”十枚。这下百姓们进行交易就方便多了,社会矛盾也有所缓解。
到了元代晚期,人们基本不再使用纸币而专用铜钱。元代晚期的铜钱名称叫“至正通宝”,是元顺帝铸造的,以大小分为五等。钱面上的文字均为汉文,仅在钱背上还保留一个八思巴文。这个字有记数的,也有记“寅”、“卯”、“辰”、“巳”、“午”、“未”……等地支的。今天,元朝的这些钱币仍然可以看到,不过已成为较珍贵的文物了。
至大元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至大年间铸有“至大通宝”、“至大元宝”两种钱币。接下来来了解至大通宝的价格。至大通宝折二折三最珍贵,至大通宝小平较多见,市场价格在50元左右,折二稀见,估价在5~10万元。
元朝铸钱盛于武宗,他首先仿照汉族的年号钱铸自己的年号钱,钱名“至大通宝”。又用八思巴文铸造一种记国钱叫“大元通宝”,以一枚值“至大通宝”十枚。今天,元朝的这些钱币仍然可以看到,不过已成为较珍贵的文物了。
“至大通宝”异范合背罕见,直径24.4毫米,厚度1.4毫米,重量4.5克。此币两面有着因传世而形成的传世包浆,从至大通宝钱文上看,清幽俊良,颇有功底。钱文疏密有致,拙中见巧,粗犷大气。“至”字隔轮离郭,有处断笔,至最后一笔,横左高后低。
更甚者,谱载试铸折三型八思巴文一品,称未行用,定一级元珍泉。 续察钱文,因是八思巴文,愚亦不懂。由此可见,其非官炉而不可为之矣。唯,其直径达45.5毫米,形制乃折十钱标准。
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至大通宝这一款藏品,投资潜力还挺不错。 另外一方面,需要跟大家提醒的是,虽然说不同品种的至大通宝,它的收藏价格都是比较高的,但是按照市场的稀缺程度、投资者的喜好程度,还可以进行具体区分。
元武宗即位后耽于享乐,挥金如土,大赏诸王、宗族。为摆脱财政危机,便开始发行“至大银钞”,使元钞大为贬值,导致物价暴涨,通货膨胀骤起。由于银钞严重贬值,财政赤字创元朝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无奈只有铸钱以应市用。
至大通宝价格多少 至大通宝投资前景如何
至大通宝相关历史故事,武宗继位时,接管的是一个貌似强大安定、实则弊端丛生的帝国。 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武宗面临的问题可谓是非常棘手的,因此他不得不调整“守成”之策,对统治加以调整。
至大通宝在什么历史环境下铸造的 至大通宝值得收藏吗
元朝铸钱盛于武宗,他首先仿照汉族的年号钱铸自己的年号钱,钱名“至大通宝”。又用八思巴文铸造一种记国钱叫“大元通宝”,以一枚值“至大通宝”十枚。今天,元朝的这些钱币仍然可以看到,不过已成为较珍贵的文物了。
元代至大通宝版别复杂 收藏切记注意分辨
元武宗即位后耽于享乐,挥金如土,大赏诸王、宗族。为摆脱财政危机,便开始发行“至大银钞”,使元钞大为贬值,导致物价暴涨,通货膨胀骤起。由于银钞严重贬值,财政赤字创元朝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无奈只有铸钱以应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