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元通宝钱直径八分,重二铢,积十钱为一两,千钱重六斤四两。开元通宝还以其大小轻重适中、名称形制合宜等,而对我国币制的革新有深远的影响。明清两朝均采用其形制,五代的南唐和闽当时也曾铸造过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钱直径八分,重二铢,积十钱为一两,千钱重六斤四两。因为唐代一斤比西汉一斤重一倍多,故开元通宝比西汉五铢钱略重。开元通宝钱的创制与秦半两、汉五铢钱一样,是我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至此,我国的金属铸币正式脱离了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体系,而称之为“通宝”、“元宝”。而从这时开始,我国的衡法两以下不再以铢为计算单位(唐以前是用铢,二十四铢为一两,是二十四进位),而是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其中一钱为3.73克,即指开元通宝一枚钱的重量,十钱开元通宝等于一两。开元通宝还以其大小轻重适中、名称形制合宜等,而对我国币制的革新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整个唐代的主要流通币,而且成为唐代以后一千多年的铜钱楷模。明清两朝均采用其形制,五代的南唐和闽当时也曾铸造过开元通宝。
唐朝的开元通宝有金、银、铜、铅各种币材和大中小各种版式不下百种。唐代铸钱炉最多时的天宝年间有49处,当时规定铜钱的成份是铜83.32%,白蜡14.56%,黑铅2.12%,每年使用铜料21200斤,白蜡31700斤,锡500斤。唐初时铸的钱内外郭齐整,背面平坦光洁,书法及做工为时人所重视,不仅有使用价值,而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大诗人杜甫诗云“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说的就是天元通宝。
唐代开元钱和其他唐代钱的背部,有的有一个突出的圆点,有的有一条或几条弯曲的凸钱,有的甚至还有浮云的标记,这种圆点和凸钱,钱币学叫做星月纹。钱背星纹分穿上星纹,穿下星纹,月纹上弯叫仰月,下弯叫俯月,穿旁侧立称侧月。关于开元钱的月纹和浮云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以至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有的说是唐高祖李渊时,下边进呈开元钱蜡样时,文德皇后不留意掐有一个指甲痕,人们认为是圣上的旨意,就依样鼓铸了。还有更荒谬地认为是明皇宠妃杨玉环的指甲痕,因为唐明皇用过开元年号,而杨贵妃又是深得宠信甚至代阅奏折,自然会过问铸币事,就断定指甲痕为杨妃所为。
唐朝开元通宝这枚古钱币现在值多少钱呢?开元通宝不仅唐朝铸行了,其他朝代也铸行了开元通宝,不同朝代的开元通宝特点是不同的。爱藏平台目前有不同的开元通宝在进行竞拍,很多还没有结拍,感兴趣的藏友可以去参与竞拍。
开元通宝的版式多种多样,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面文版式。接下来我们重点来了解开元通宝大样直径以及它的价格。直径小的在18mm左右,有阔井、小元、短通等版式。开元通宝大样直径大约在25.8mm左右货更大,—般背月从23mm-25mm左右。
一般来说,真品开元通宝长时间埋于泥土中,钱币自然吸收了泥土香味,而伪品为了做旧,需要进行化学加工才能实现,钱币本身会略带刺激性气味。 以上便是鉴别开元通宝的三种常见方法,如果你使用后仍然不确定真伪,最好找收藏专家进行鉴别。
开元通宝延续秦朝的方孔圆钱,它的直径在2.2厘米至2.6厘米之间,重量则是1.7克到5克不等,正常钱币的重量是4克。市面上流通的开元通宝多为铜制品。
特别是开元通宝背上月,这样的一种钱币收藏的价值相对来说更高。所以对于很多收藏者,愿意更多了解开元通宝背上月价格,然后再选择收藏,体现这款钱币的意义和价值。
地位 开元通宝钱,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开元通宝的出现,开元宝、通宝方孔圆钱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来的铢两货币的结束。
开元通宝背月有什么历史故事 开元通宝背月价格多少
但纵观华夏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开元通宝背月的出现还是打破了我国字秦汉以来便使用秦半两和汉五铢钱币的历史,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开元通宝钱币最早是在唐朝开始铸造的,是唐朝时期的主要代表钱币。
开元通宝2019价格 开元通宝图片及相关介绍
开元通宝作为唐代第一种货币,发行数量比较多,也是流通时间比较长的一种货币。开元通宝一般是每文约重4克,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是属于盛唐时期,开元通宝的重量增加了很多,一般约为4.5克至5克,一般情况下,比较厚重的开元通宝都是盛唐时期铸造的。
开元通宝价格涨幅大吗 开元通宝收藏前景如何
唐王朝为应付巨大的军费开支,累变钱法,导致严重的“钱荒”,加之寺庙遍布,众多僧尼均依赖官府供给,财政负担沉重。至会昌年间,唐武宗为减轻财政负担,诏令废灭天下佛教,拆废各地寺院,烧毁佛像等用以铸钱。此类钱币因铸于会昌年故统称“会昌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