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外国银元外型制作精美,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在交易过程中,以枚作价,计算方便渐渐地被国人接受。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减少白银流失的需要,批准了张之洞的请求。其奏准后,这种银元图案设计遂成定制。
明朝后期,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人相继到澳门、广卅经商,带来了本国银元。隋着外贸的发展,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也逐渐增多。由于外国银元外型制作精美,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在交易过程中,以枚作价,计算方便渐渐地被国人接受。在民间贸易中,以银两换银元再以银元换铜钱使用,银元受商民欢迎,外国银元在兑换中国白银时的交换价值呈上升趋势,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致使洋价高于银价。
外国商人用一般北成的低色银元换成中国足色纹银,运回本国铸成低色银元再这来中国兑换白银,辗转往返,大获其利,造成中国白银大量损失外流。清朝的有识之士纷纷上书,要求自铸银元、抵制外洋。1833年(道光十三年)陶澍、林则徐二人最早向清朝中央政府提出自铸银元的主张,遭到道光皇帝的斥责,直到光绪年间,这个问题才逐步引起朝廷重视。为了抵制外洋并解决产铜日稀、制钱日少,而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充足的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官铸银元终於被提到议事日程。
光绪十三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创办机器铸钱工业,定名广东钱局,厂址设在广卅大东门外南华圹,通过香港汇丰银行订购英国伯明翰拉尔夫·希敦父子造币有限公司的造币机器,并委托汇丰银行代铸,并定出铸币章程,规定它的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光绪十三年正月(1887年2月)张之洞上奏朝廷请许广东试铸银元,奏折称:“粤省此次订购铸银机器,内兼有铸银元机器,拟即选募西人善铸银元者来华试造。若附在钱局内铸造,计每岁铸银元三千枚之机器,其机器价值、厂屋、工料、火耗,一年所费不过四五万金,专设一厂,亦不过十余万金……银元上一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清文汉文合壁,一面铸蟠尤纹,周围铸广东省造七钱三分十字,兼用汉文、洋文,以便与外洋交易。”同年三月光绪皇帝发布上谕,以“事属创始,尚须详审筹划,未便率尔与办”为名,下命张之洞“听候谕旨遵行。”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减少白银流失的需要,批准了张之洞的请求。当年广东钱局利用在英国伯明翰拉尔夫·希敦父子造币有限公司订做的钢模,试铸了七钱三分银币。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铸造大批银币供市场流通。该套钱币共分五等,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主币“七钱三分”正面珠圈内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环英文“广东省”,下环汉文“七钱三分”,两侧为四瓣小花。背面正中为蟠龙图案,上下分环“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十个汉字。其余四等除纪重英文、汉文相应改变外,都与“七钱三分”币相同。由于“七钱三分”银元比市面流通的外国银元成色好、分量重,很快被人收藏或熔毁减色减重新铸,退出了流通市场,反而不敌外洋。在这里钱币学中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得到充分体现。张之洞采纳了他当时的合作者英国汇丰银行的建议,仍用旧范,改纪,重新铸色重都与市场流通外洋相同的“七钱二分”版银元,俗称“七二反版”。铸就后引起一些清政府官员的非议,同年十一月户部尚书张之万等奏议,认为“将外文列于中国年号之内,体制尚有未合,应请朝令该督交洋文收鎏蟠龙之外,以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汉文改到前面。其半元以下银元以次照改较为妥协。”其奏准后,这种银元图案设计遂成定制。
光绪十六年广东省按钦定体制改铸“光绪元宝”银币一套,该套银币仍分五等,即“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每元重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则三钱六分,减配八六成足银;再次则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种,均减配八成足银。又把后四种分别称为“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七钱二分”银币正面为珠圈内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外环上下分别为楷书“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十个汉字,两侧各一朵四辨小花。背面正中蟠龙图,外环上下分别为英文“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两侧各一朵四辩小花。其余四等银币除纪重的英文汉文相应改变外,都与“七钱二分”银币相同。
广东钱局从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始大量铸造定制的第三版“光绪元宝”,并逐步占领了流通市场,这是中国自铸近代银元的开始。此版银币一直延铸至光绪三十四年,不但在广东市场流通,而且还越出省界,在福建、上海、天津等地市场通行,后来四开及八开还盛行于上海。广东省钱局由此还获利颇丰,据有关资料记载:以光绪十六年到光绪二十五年底,十年间铸造这类银元盈余白银285万两,可见广东钱局铸造银元是成功的,广东第三版“光绪元宝”的范式,后被各省钱局相继采用,取代了外国银元和旧的银两制,成为定制,开创了中国自铸银元的崭新局面。
光绪元宝银元为我国货币发展史上极具历史收藏意义的流通钱币,因为它也见证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是我国社会发展向近代前进的过渡钱币,收藏价值很高,比如江南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七分二厘银币,就是晚清光绪年间发行的流通货币,因
珠圈外上端镌刻“广东省造”四字,下方书刻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六字,左右各镌一朵四星花,活泼别致。
清末时期,我国国内市场经济秩序十分混乱,尤其是在钱币交易上,因外国货币的输入,钱币交易的种类非常复杂,清统治者为了重新掌控国内经济主权,便实行了币制改革,而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收藏投资中云南省所铸币的光绪元宝市场价格都不会太低。光绪元宝云南造收藏注意后期的存放,古钱币存放是有技巧的避免让品相折损导致它在市场上贬值。
据了解,光绪元宝一两是在光绪二十年间发行的,当时是由户部打造的,成为了比较著名、比较珍贵的银元宝之一,所以光绪元宝价格还是比较可观的。 通过观察收藏市场上的行情,发现光绪元宝价格还是不错的,一般正常情况下,能达到七百元左右的价格。
今日我们暂且不深究清朝晚期发生了哪些惨无人道的事情,我们聊一聊清朝晚期发行的钱币——光绪元宝铜币。光绪元宝铜币售卖价格较高,因此可推测出其代表意义非同凡响。
江南省造乙已库平7.2钱有什么价值 图片及最新交易价格表
清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稳定,钱币交易混乱,所以清政府就此发行了光绪元宝银元,而江南省造乙已库平7.2钱银币就是它的地方版式之一,由江南省制造,此币币面设计优美,做工精致,是当时铸币技术高超的代表之一,收藏研究价值非常可观。
光绪甲辰元宝银元江南省造图片及市价 价值多少
江南龙洋是指清末光绪年间江南省铸造的一系列光绪元宝银元,这一系列银币也收藏意义的特殊性和收藏价值较高而获得众多集币者的喜爱,比如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为江南省甲辰年的主要流通货币,此币传世量和版本都不少,然后它也是江南省的一段
江南癸卯七分二厘银毫什么样 图片及市场价多少
光绪元宝银元为我国货币发展史上极具历史收藏意义的流通钱币,因为它也见证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是我国社会发展向近代前进的过渡钱币,收藏价值很高,比如江南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七分二厘银币,就是晚清光绪年间发行的流通货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