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收录有一枚“隆兴通宝”金质方孔圆钱,为1986年浙江慈溪出土,认为这是一枚南宋宫廷赏赐钱。笔者认为其为应天皇太后临朝称制摄政时所铸。这是因为应天皇太后的宫卫名称与“隆兴”有关。
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收录有一枚“隆兴通宝”金质方孔圆钱,为1986年浙江慈溪出土,认为这是一枚南宋宫廷赏赐钱。如果这只是一枚孤品钱币,对它的认识可能到此为止。可是近年在北方破土而出的辽金钱币中又见到了这种“隆兴通宝”小平钱的身影。笔者虽然未得到金质钱币,青铜、银、铜鎏金钱币也均有收集。是钱窄缘细郭,钱背外缘内郭略宽,光背无文,铸制规整。
直径虽比慈溪出土金钱略大,但明显可见是由于慈溪钱外缘加工得更窄所致。其实这些钱币皆为同一版本。钱文旋读,书法为未脱离隶书韵味的楷书,辽风辽韵盎然。钱文四字均体现了辽钱书法放浪不羁,生动质朴的风格。亦秉承了辽钱书法漫笔写意,删繁就简,点到为止的笔法。特别是穿下“通”字“甬”部上面横折省点直接连接下面“用”字,“走之”旁两点一捺都是辽钱写法。“寳”字宝盖下面以简写繁不求清晰,下面貝字蹩拗的双足都与其他辽钱写法毫无二致。而和南宋隆兴年间所铸其他楷书钱币比较,可以说是毫无共同之处。因此笔者认定此钱为辽钱无疑,将其看做南宋隆兴年间铸币纯属牵强附会。
既然如此,辽代又是何人何时铸制了此钱呢?笔者认为其为应天皇太后临朝称制摄政时所铸。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去世后皇后述律平摄政处理军国大事一年有余,期间虽未改元铸行新钱,铸制一枚特殊的钱币以资纪念还是必要的。可是应天皇太后为何要以“隆兴”为文铸钱呢?这是因为应天皇太后的宫卫名称与“隆兴”有关。辽代皇帝“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辽史·营卫上》)。
隆兴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隆兴元宝”有折二铜钱,及小平,折二铁钱。“隆兴通宝”有铁钱存世。 “隆兴通宝”它最早出现于战国的中后期,从造型上可分为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两种。
“隆兴元宝”有折二铜钱,及小平,折二铁钱。“隆兴通宝”有铁钱存世。 隆兴元宝(通宝)仅铸行两年即停铸,相对来讲,隆兴钱存世较少。此外,还有一种金质隆兴元宝小平钱,钱径仅20毫米,是作为宫廷赏赐用的,铸量相当有限,存世绝罕。
因为几乎所有的西辽钱币在东北地区均有发现,“隆兴通宝”也极有可能是其中一种。
再察钱文,品文识书。不难看出,本品乃楷书书体,其书意整体上端庄规范,钱文直读,笔划颇见力道,文字笔划横直竖立,顿捺自然,布局协调规矩。故其书相开门矣。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两点。
轮边有所修整倒圆,整体铸相自然而不做作。显而易见,仅从此铸相察之,其铸精工,具备官炉出品之应有品质。一言以蔽之,其书者功力跃然展现,官炉品貌一目了然。但见本品,薄锈呈熟坑之锈相,包浆亦见浓重。
在华光普先生所著的《中国古钱大集》一书中,称隆兴元宝铜质小平钱“传有官铸小平铜样,惜实物未见”,从而可见其罕。因此,这枚钱币素为钱币爱好者所青睐。此外,还有一种金质隆兴元宝小平钱,钱径仅20毫米,是作为宫廷赏赐用的,铸量相当有限,存世绝罕。